翻新时间:2023-07-06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
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关键】
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
两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
(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⑴ 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
横、侧、远、近、高、底。
⑵ 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
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⑶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点拨: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
(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五、感悟写法
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2、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落叶也美丽
- 我的初中生活
- 雕刻出时间的脚步
- 钓到下一条更大的鱼
- 我和书的故事
- 雨点
- 我的愿望
- 滨河公园
- 中国——国庆60周年
- 情向祖国
- 我长大了
- 微笑
- 幸福是什么?
- 我和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 六一的永远
- 关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 BLOB数据在线导出系统在承钢计量中的应用
- 会计电算化上机实验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 实现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信息化管理分析
- 智慧水厂的大数据管理技术及应用前景浅析
- ERP环境下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实践
-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 基于ERP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研究
- 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历程论如何降低审计风险
- 关于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探索
- 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 基于会计信息化视角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讨
- 加强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与核算的探析
- 《变色龙》教学设计
-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 《变色龙》作者简介
-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 《变色龙》教材理解
- 《变色龙》教材理解
- 《变色龙》教学设计
-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 《地下森林断想》教材理解
- 《变色龙》练习设计
- 《热爱生命》作者简介
- 《变色龙》片断赏析
- 《地下森林断想》教材理解
- 《地下森林断想》教材理解
- 《地下森林断想》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