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划”出来的“浪花”──《颐和园》教学片段及评析

“划”出来的“浪花”──《颐和园》教学片段及评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划”出来的“浪花”──《颐和园》教学片段及评析

【教学片断】

小黑板出示下面两句话: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师:刚才,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这两句话写出了昆明湖的“静”与“绿”。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边说边擦去“滑”,换成“划”)。

(课堂上出现片刻沉默,学生们在思考。)

生:我认为不行。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我和妈妈在玄武湖划过船,我发现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所以我认为不能改用“划”字。

(教师赞赏地点了点头,一时间,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还有一个理由。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而用“划”字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

生:我还有一点补充。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跟玻璃一样,玉的表面也很光滑,这里应该用“滑”字。

生:老师,我想对前面同学的发言作一个总结。这儿应该用“滑”字,只有用“滑”,才能写出昆明湖的“静”的特点。用“划”不但写不出“静”,反而破坏了“静”。

师:(将“划”还原成“滑”)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从一个“滑”字中,我们不但体会到了昆明湖的“静”,更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准确地用好词语,把作文写生动。

(学生再次朗读上面两句话。)

【评析】

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亦是思维的训练过程。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故意设谬,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学生在联系上下文驳谬的过程中,思维的敏锐性、严密性、发散性也得到了训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但如此,教师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提示学生作文时用词应注意准确、生动,也是值得借鉴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五彩的雪
春花三锦
寻找朝阳
春游衡水湖
冬之怀念
野草
那片血色的黄沙
我的季节,我做主
多少春意在严冬
月夜访荷
感受四季
国庆游
春意
家乡的竹子
我的父亲张伯驹
我们陌路途经的时日
职业人的敬业心
诗品未必尽如人品
为人民写作是作家的使命
时光缓缓流淌
笑不露齿与行不露足
儒道兼济的东坡文化精神
试说“不以豪放论苏词”
小组长和他的组员们
怀曾敏之先生
初秋微雨聊浮生
柯展翅 廖国华 吴岱宝 郑永汉 秦东峰 费自平
语词的流行和存放
《活着之上》(节选)
上海长宁区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下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大全
2010年中考总复习: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练习
北京各区县201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汇编:综合性学习
2010年中考总复习:苏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练习
浦东新区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上海杨浦区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年中考总复习:苏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练习
2010年中考总复习:苏教版八年级上文言文练习
上海宝山区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人教版七年级下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大全
石景山区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作文题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大全
上海闸北区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