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1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CAI出示第一幅图:
⑴ 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⑵ 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⑶ 小组讨论,并说说。
2、CAI出示第二幅图:
⑴ 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⑵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⑴ 小声朗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⑵ 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
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
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⑴ 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⑵ 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一是使学生感受到“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3、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五、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板书设计】
形态 像条长龙
城墙顶上 气魄雄伟
长城 构造 高大坚固 城墙外沿
方形城台 伟大奇迹
联想 血汗、智慧凝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幸运与我们家擦肩而过
- 聪明的公鸡
- 秋天
- 我是一个“小医生”
- 我看曹操
- 我的爸爸
- 发生在“语文月”的故事
- 快乐的演讲大赛
- 快乐的圣诞节
- 冬雪
- 致2008年北京奥委会的一封信
- 钓鱼
- 难忘的北京之旅
- 下蛇棋
- 我爱“语文月”
- 试论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分析与建设对策
- 试论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关于温州市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 试论高职院校教研室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 简析“问题学生”成功转化的策略
- 关于NIT理念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 试析以旅游专业为例论高职双语教学改革
- 试论工学一体化的高职学材建设研究
- 试析高职高专专业教研室功能与教研室主任的作用
- 关于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互动体系的构建实践
- 试论对顶岗实习学生安全事故适用工伤保险的法律思考
- 关于“会展接待实务”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
-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下普通物理实验教材的开发初探
- 关于口腔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 关于高职立体构成课主题式教学方式的思考与实践
- 《杜甫诗三首》写作特点
- 《杜甫诗三首》课文题解
- 《登高》教学设计
- 《杜甫诗三首》知识归纳
- 《琵琶行》备课参考
- 亲临登高──析杜甫《登高》
- 《杜甫诗三首》主题思想
- 《杜甫诗三首》疑难解析
- 《杜甫诗三首》诵读提示
-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 《杜甫诗三首》写作背景
- 《杜甫诗三首》课文译文
- 《杜甫诗三首》课文导读
- 《杜甫诗三首》课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