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秦兵马俑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读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一主要内容,文章的哪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
3、齐读第3节。
过渡:文章哪一段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学习第二段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
2、指名交流读书所得。
3、这么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想不想一睹为快?放课件。
4、指导朗读。
5、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数字、举例的写作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气势恢弘,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
过渡:
文章哪一段又介绍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呢?
三、学习第三段
1、快速浏览第2~7节,课文描写了哪几类兵马俑?
过渡:这么多的兵马俑却个性鲜明,让我们分小组再次读一读2~7节。
2、分四人一小组学习,幻灯出示学习要求:
⑴ 选择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兵马俑读一读。
⑵ 想一想:
这类兵马俑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3、小组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并播放相关兵马俑的幻灯片,加深理解。
5、引导朗读:
你能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6、小结:
听了你们的介绍和朗读,我真感到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
7、默读第8节:
用“——”画出表示神态的词句,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词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8、这么优美的句子你记住了吗?
出示填空:
有的( ),好象( );有的( ),好象( );有的( ),好象( );有的( ),好象( )……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1、如此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有什么价值呢?
2、朗读第四段。
3、提问: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总结课文,小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把秦兵马俑介绍给自己的亲友听。
2、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兵马俑。
3、学习课文运用过度段的写法,介绍某一物的特点。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一题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19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绝无仅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趣事
- 三年我们一同走过
- 围巾
- 四姑娘争功
- 冬
- 出走的筷子
- 爸爸教我学英语
- 陶瓷
- 责任感带来的完美
- 村边的小河
- 记一次捉螃蟹
- 吕四
- 责任重于一切
- 为什么写不好
- 没有雪的冬天
- 社区图书馆现状与思考
- 浅析广播电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 浅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信息时代基层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 浅析高校学生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
- 提高素质,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思考
- 谋划整体是推进民生档案工作的保证
- 深化全民阅读 构建“书香海安”
- 市县志书编纂几种体裁应当把握的问题
- 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少儿服务的作用
- 毛泽东论项羽浅析
- 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浅析
-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研究
- 浅议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发展史
-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 《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
- 《小抄写员》教学札记
- 《我看见了大海》相关知识
- 《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
- 《甘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
- 《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札记
- 《甘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
- 《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
- 《我看见了大海》课文
- 《大自然的秘密》课文
- 《小抄写员》教学札记
-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 《我看见了大海》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