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6
《搭石》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
⑴ 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
⑵ 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
3、重点指导:
“涨”和“间”是多音字。
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字形,然后临写,比较。纠正。
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⑴ 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
⑵ 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⑶ 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5、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⑴ 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⑵ 讨论:
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
“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⑶ 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地道风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 思考:
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
⑶ 指导回答。
⑷ 交流:
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3、学习第5自然段:
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个性美。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爱的牵动下飞翔
- 试题评析
- 转折
- 作文试题
-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试题评析
- 内心的独舞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作文试题
- 作文试题评析
- 转折
- 转折
- 新“少年中国说”
- 摆渡手
-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 支票的托收手续
-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 《北京亮起来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日月潭》 考点练兵2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 《北京亮起来了》 趣闻故事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2
- 《北京亮起来了》 重点问题探究
- 《日月潭》 考点练兵1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1
- 《日月潭》 趣闻故事
- 《北京亮起来了》整体阅读感知
- 《日月潭》 训练素材
- 《北京亮起来了》 写作指导
- 《日月潭》 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