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内容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dì)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shěn)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fàn)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huò)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xún)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rǎng)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lán)褛(lǚ)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yà)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chēng)腰,惩(chéng)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zhū)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yǒng)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kēng)锵(qiāng)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o)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líng),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鸟叫了
- 落尘
- 又到感恩节时
- 一瞬间的背后努力
- 幸福
- 孤独的街道
- 变化
- 今天你笑了吗
- 雪!好美
- 妈妈的爱
- 快乐的七(2)班
- 我找回了木棉时下的回忆
- 离别
- 读《伤仲永》有感
- 爱的色彩
- 我国网络海外代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基于价格歧视理论的我国高速铁路动态定价策略分析
- 腾冲北海湿地生态旅游深度开发对策
-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 基于4C理论视角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忠诚度的策略
- 天山天池景区微营销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浅谈绿色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 浅析“环首都贫困带”
- 山东省“蓝黄”两区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研究
- 基于金融脆化理论的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风险分析
- 中国城市等级规模与创新分工的关联分析
- 顶岗实习课程管理的实践探索
- 区域发展谋变
- 少数民族地区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
- 《坐井观天》教材理解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片断赏析
- 《坐井观天》教材理解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材理解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