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案(第三课时)
翻新时间:2023-05-28
《海底世界》教案(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写课后第4题中的词语,并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2.会读课后第3题中的句子,并能把带点的词语换成同义词或近义词,使句意不变。
3.能分析课文第3自然段,弄清句意和句与句的联系。
4.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5.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海洋秘密的兴趣。
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7.初步认识“先总述——后分述——再概括”的构段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海底景色奇异”和“海底物产丰富”的有关段落(重点)。
2.课后第2题(难点)。
教学用具:
1.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或图片。
2.用小黑板或大张纸出示本课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
)。
教学过程
:
第三课时
一、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4段。
1.提问题:(1)课文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再概括的说,海底世界的确景色奇异,物产丰富。)(2)简要说说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启发学生从宁静、黑暗、声音、动物、植物、矿物6个方面进行回答。)
二、回到整体,认识课文主要内容。
1.本课主要讲的是什么?(介绍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想法?(启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长大了去探索海洋的奥秘。)
三、回顾全文,分析课文结构。
点明课文“总——分——总”的写法,结构方式是先总述(第1段),后分述(第2、3段),再概括(第4段)。
四、看课后题,进行句子训练。
1.看课后第三题,进行换词训练,要求句意不变(可换“仍然”“仍旧”“照旧”“是不是”等)。
2.看课后第四题,读写词语,练习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五、指导朗读,背诵第3自然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熟悉的人
- 我家的小狗——球球
- “美容”
- 乳牙下岗记
- 雨的快乐、雨的烦恼
- 我喜爱的小鸭子
- 学校的松树
- 鸡蛋浮上来了
- “小鸭子”存钱盒
- 我喜爱的小白兔
- 《一束鲜花》续写
- 当检测卷发下来的时候
- 我的家乡
- 灯光球场
- 剑兰
- 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 河北省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分析
- 劳务派遣员工劳动保障权益研究
- 提高高校电子资源利用率的思考
- 网络经济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规制研究
-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比较研究
- 火电企业燃料煤供应商管理探究
- 社会融资规模运用可行性分析
- 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
- 人力资本投资问题
- 上市公司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 中国证券市场金融板块投资价值研究
- 中小企业员工管理现状
- 河北省专利质押贷款现状
- 对加强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鲸》教学设计
- 《可爱的草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珍珠鸟》第二谭时教学设计
- 《北京的四合院》教学设计
- 《一件运动衫》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八》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旅行家树》教学设计
-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旅行家树》教学设计
- 《可爱的草塘》读写教案设计(片断)
-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