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忆江南》教学片段评析

《忆江南》教学片段评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8

《忆江南》教学片段评析

《忆江南》是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眷恋之情。然而,江南之春,无所不在,美不胜收。“江南好”,“好”在哪儿呢?并不是“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所能概括的。词中的一个“好”字,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好”字,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江南之春。以下是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

【片断一】(调起来)

师:一说到春天,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然后用一两个词语来描绘。

生:在音乐中回味、想象春天后,交流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春花烂漫、百花盛开、百鸟争鸣、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春意盎然……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此时此刻,你还想起了哪些有关春天的诗词?生:吟诵春天的诗词:《咏柳》、《春夜喜雨》、《春晓》、《江南春》……

评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特点。教例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入作者描述的意境之中,让学生回忆对春天的感受,并用词语、语句来描述,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了他们对春天的兴趣,调动了他们感受春天的欲望,学生的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地调起来了。

【片断二】(沉下去)

师:江南之春,独具魅力,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她。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过一首词:《忆江南》……(教师声情并茂地(吟诵起来,有的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诵读)江南之春,究竟美在何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词,细细地去寻找、感受江南的春天。生自找合作伙伴研读《忆江南》,读后交流)

生:江南之春,美在“江花”。你看,太阳升起来了,天边是通红通红的朝霞,江畔是大片大片鲜艳的红花,江花被朝霞映得火红火红,胜过了燃烧的火焰。

生:“江水”也很美:它的颜色像蓝草一样青绿,整个江水就像晶莹碧透的翡翠。

生:我觉得“江花”写的并不是花,应该是江面上的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得胜过了火焰。

师:看来,你们在理解“江花”时出现了分歧,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这首词,看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想“江花”到底指什么?

(生再次与学习伙伴研读,理解“江花”,读后交流)

生:从图画上来看,“江花”应该是江畔的花,而不是江面上的浪花。

生:作者把“江花”和“火”进行比较,既然是比较,两种事物应该有可比性。江水本身是绿的,火焰是红的,它们俩没有可比性。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江花”应该是指江边的花。

生:我有补充。江边的红花正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才会更红,因此它红得胜过了火焰。

生:如果把“江花”理解为“江面上的浪花”,那么这一句词写的就是江水,而下一句“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也是江水,那不就重复了?

师:现在,你们明白“江花”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

评析:“沉下去”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沉下去”,突现学生主体。用“沉下去”来形容上述教例,主要有两层意思:

一、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主动学习。上述教例中,教师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去寻找和感受春天的美就体现了这一点。

二、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当教学中学生理解出现异义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其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研究解决问题。在这一堂课上,教师让学生通过研读、讨论来理解“江花”的正确意思,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片断三】(放出去)

师:江南之春仅仅美在“江花”和“江水”吗?你还从哪一个字中看出江南春天的美丽?

(生很快找到了“好”字)

师:“江南好”,“好”在哪儿?透过这个“好”字,你还看到了哪些江南春天的美景?

出示课件: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你也能学着作者用自己的诗句来赞美江南的春天吗?(多媒体屏幕上江南春天的画面不断变化)

(生重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填到横线上)

评析:抓住一个“好”字,放飞学生的思维,学生随着变幻的画面,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联想到了“千里莺啼绿映红”“千朵万朵压枝低”“草色遥看近却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美妙的诗句,并通过自己的重新组合填补了“好”字留给读者的空白。这一“放”,更加丰富了学生对江南春天的感知,而且,不仅仅是就诗学诗,还使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得以提取与巩固,使知识融会贯通,增加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片断四】(收回来)

师:想起如此美丽的江南,作者怎“能不忆江南”?这个“忆”是什么意思?

生:是怀念、想念的意思。

师:这“忆”与题目中的“忆”是同样的意思吗?

生:题目中的“忆”是“回忆”,而这里的“忆”表达的感情更深了。

评析:“放”的目的是“收”,感受江南春天的美丽是为了体会作者对江南春天的思念与赞美之情。在上述教例中,教师抓住一个“忆”字,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释放
门其实开着
中华巨龙
生命
祝福祖国——国庆60周年
我的好朋友电脑
中秋之夜
生日快乐
假如我只有三天生命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童年小忆
喜羊羊和灰太狼新传
我心中的彩虹
龙游石窟
我国企业安全文化构建的现实困境分析及对策
汽车发动机气门的拆装技巧研究
说话人识别技术及其在工厂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跨企业项目WBS分解研究
基于FANUC系统巧用G10实现深圆弧槽的优化加工
企业资金控制管理问题研究
高压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措施
安钢第二炼轧厂板坯二次自动切割生产线设计及应用
基于模糊数学的生产系统柔性综合评价
飞机配件的工业自动化制造流程分析
单洞双线高铁标准隧道空间位移预测分析
探析35 kV输电线路设计
10 kV配网工程管理问题及改进方法
《爬山虎的脚》片断赏析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相关知识
《蟋蟀的住宅》教学实录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教材理解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
《爬山虎的脚》课文
《爬山虎的脚》片断赏析
《爬山虎的脚》说课设计
《爬山虎的脚》作者简介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说课设计
《爬山虎的脚》问题探讨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