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独坐敬亭山》诗词解读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⑵,
孤云独去闲⑶。
相看两不厌⑷,
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⑴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原名昭亭山,风景幽静秀丽。山上旧有敬亭,为南齐谢眺吟咏处。
⑵尽:没有了。
⑶闲:悠闲。
⑷厌:满足。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题解】
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痛苦着坚强着
- 一个懂礼貌的人
- 他改掉了坏习惯
- 难忘的小学生活
- 我“失恋”了
- 他改掉了坏习惯
- 我读书,我快乐
- 美好的回忆
- 我生活在幸福之中
- 在路上见到的一件事
- 记事作文:环保话题
- 因为有了你
- 我的初中生活
- 环保话题
- 妈妈的唠叨
- 看又一个前交通厅长倒掉
- 蔡元培的侠肝义胆
- 从《偿命申请书》看人性
- 饭局恐惧症
- 浅析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权主义精神在《简·爱》中的突现
- 聪明的争议
- 在温情中呼唤信仰
- 好人是这个世界的慈悲
- 大商无算 2015年3期
- 勿忘推恩施惠
- 几位名人的风骨
- 低到尘埃中的高贵
- 大师的大爱
- 活法好才活得好
- 死刑犯的重要物证
- 寓言两则、丑小鸭、语文园地七、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 教案教学设计
- 营造情感浸润的课堂,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月光曲》精彩片断赏析 教案教学设计
- 《竹乡之歌》(北师大版二册教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我的名字》(北师大版二册教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作文导写教案《语文园地三——画秋天,写秋天》 教案教学设计
- 《白杨》《桃花心木》《乌塔》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教案教学设计
-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教版小学人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 《重阳诗词三首》教学设计(补充教材) 教案教学设计
- 紧扣题眼品读感悟——苏教版第八册《特殊的葬礼》第二课时教学设想 教案教学设计
- 《一网情深》——《夏洛的网》新书推介课 教案教学设计
- 主动探究,悟情明理——《丑菊》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牛郎织女》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