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燃放诗词的魅力──《忆江南》唱词设计及反思

燃放诗词的魅力──《忆江南》唱词设计及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4

燃放诗词的魅力──《忆江南》唱词设计及反思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执教的过程中,我除让学生领略诗人白居易笔下绚丽的江南春景,感悟诗人那抹不掉也忘不了的江南情结外,我还设计了以下拓展环节,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民族独特的文化领域。

师:“古人唱歌兼唱情!”诗歌,需要有音乐性和图画性。但它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却不独在于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不独在于写景抒情。同学们请听:

(播放歌曲《忆江南》)

师:老师非常喜欢这首词,还谱上了同学们熟悉的旋律,你们想听听吗?

生:想!

(师借用《新年好》的旋律唱词。)

师:你们觉得老师唱得怎样?你有什么想法?

生1:老师唱得不错,我也想试试!

师:那就赶快行动吧?用自己喜欢的旋律唱这首词。

学生分组练习,兴趣盎然,不断用新的旋律试唱,并小声议论:“这里可以将第一句“江南好”反复,这里可以将“能不忆江南?”放在曲末……”

生1:老师,我会用《小螺号》的旋律来唱这首词!(生自豪地唱着)

生2:老师,我们小组会用《叮叮铛》的旋律来唱,我们给大家表演表演。(生欢快地唱着)

生3:老师,我们小组会用民歌《编花篮》的旋律来唱。(民族味的《忆江南》顿时飘扬在课堂内。)

学生不断尝试,不断汇报、唱词,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神情,课堂中回荡着动听的歌声。课堂教学结束后,不少孩子还津津有味的唱着。

【教学反思】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掌握、记忆的诗词为70余篇,如果篇篇要孩子死记硬背,岂不是一件苦累的差事儿。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读,读得多了,自然就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他还特别指出,硬记不是背诵,背诵就像唱歌一样,很愉快的。为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就思索:古代诗词琅琅上口,易于传唱,现代人也愿意用古诗词填词作曲。既然词曲作家能为古诗词谱曲,为什么不能将它填于学生熟悉的歌曲之中,让他们相互传唱,在传唱中记忆,在传唱中领悟,在传唱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在快乐的歌唱中学习呢?首先,我让学生欣赏歌曲《忆江南》,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既有思念又有赞美,在赞美中思念,在思念中赞美,为学生用熟悉的曲谱填词打下基础。其次,给学生一个拓展的方向。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既让学生欣赏了诗词的韵律美,也将学科性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我也可以为自己喜欢的诗词谱曲了!

学习是知识积累的桥梁,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次的拓展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真情的投入,自由的表达,放飞智慧的风筝,在歌唱中感受快乐,在歌唱中燃放激情。

作为教师,我们在挖掘古代诗词教育资源的同时,是否更应该考虑到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所承载的五千年文明史的感悟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2006高考优秀作文--窗外
雕刻心中的天使
2006高考优秀作文--自信的力量
2006高考优秀作文--独孤品思
福建优秀作文:抓住根本看轻其余
2006高考优秀作文--桥上桥下
2006高考优秀作文--搬家的感悟
2006高考优秀作文--献出芬芳,收获价值
2006高考优秀作文--拾回的爱
2006高考优秀作文--花的哲学
拾起落了一地的金子
2006高考优秀作文--简单人生
2006高考优秀作文--“收容”成就辉煌人生
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2006高考优秀作文--珍惜与舍弃
爱情保质期
傻妮的等待
老杜,你好
摔倒的母亲
台湾纪行 2014年6期
孤独的羔羊
远方的火 2014年6期
奇怪的堵车
回来结婚 2014年6期
作茧自缚 2014年6期
诗意的孤独
寻常看不见
山西李国涛
送别冬天 2014年6期
绝处相逢 2014年6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精选:修辞手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精选:小说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精选:口语交际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
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精选:仿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指导
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精选:书写字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精选:信息提取与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