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9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9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2、了解按游览路线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的奇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资料、丰富课外知识,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孔隙”和“内洞”是全文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读中感悟,了解到“孔隙”和“内洞”景观特点。

【教学用具、学具准备】

石钟乳、石笋图片数张,维美光盘。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金华──罗甸──山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简介作者叶圣陶。

3、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4、逐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读课题)。

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了。在山上,我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二、学习课文

1、学习二、三段:

⑴ 默读,画出沿途景物。

⑵ 看到文中景物描写,你想说什么?

⑶ 有感情读2、3段。

2、学习第五段:

⑴ 过渡语:

山上景色美,双龙洞呢?读课文,看我们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板书(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⑵ 很多同学对“孔隙”和“内洞”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两处,看孔隙。

⑶ 课前,不少同学查阅了双龙洞资料,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孔隙什么样?(学生简介)

⑷ 如欲观赏内洞美景,唯有平卧小船、擦崖逆水而入,这种游览方式堪称一绝,我们也去感受一番!

⑸ 自由读,结合语句谈谈游览孔隙后给你留下的感受。

个人学习后,小组内互相补充。

⑹ 汇报:

窄小 船小

低矮 行船方式

乘船姿势

乘船感觉

⑺ 看过孔隙光盘。

3、学习6~8段:

⑴ “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过了孔隙就到了内洞,我们看到了什么?结合文中语句谈感受。

⑵ 汇报:

① 看到黑、大,洞顶的双龙和各种石钟乳和石笋。

② 读中感悟,双龙、石钟乳、石笋的美和奇特。

知道双龙洞洞名的来历。

③ 师生展示石钟乳图片,加深体会。

4、学习第4段:

⑴ 过渡语:

学完内洞,咱们再来看看外洞和洞口,请你们自学。

读一读课文,看看外洞和洞口有什么特点?

⑵ 自学汇报:

洞口 宽 外洞 高 大

三、了解过渡句作用

1、学完双龙洞,作者介绍的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作者不先写这儿?这样重点不就更突出了吗?

(游记要按游览顺序来写)

2、指板书,说说作者的游览路线。

3、把文中描写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找出来。

4、请你们按顺序读读,体会它们的作用。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随叶老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内天然形成的景观令人惊叹,其实,我们国家还有不少自然形成的奇异景观,介绍你知道的景观。

五、作业

搜集祖国奇异景观资料,两周后办图片展览。

第 三 课 时

1、检查朗读。

2、检查字词情况。

3、处理课后练习,指导仿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男生
6的奇遇记
看《阅兵式》有感
阅兵仪式观后感——国庆60周年
过中秋
家里的物品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最佳搭档
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未来的我
分享爱
我的梦想
童年趣事
人生的指明灯——姥姥
驣飞的中国——国庆60周年
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
语言是存在的家门
对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思考
论邓小平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中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科耶夫论证中的“圆环”
中国政府风能产业投资政策研究
关于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对师资队伍的影响
毕博平台的使用现状与对策分析
数字图书馆服务形式和拓展方向
生活是一个真实事件
大庆市社区教育现状及对策初探
海德格尔阐释下的巴门尼德的存在含义
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札记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材理解
《给予是快乐的》电子教材
《给予是快乐的》课文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实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