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四年级下册《尊严》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教学重点:
培养独立理解课文的能力。教学难点: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自学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富翁吗?(想)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位世界首富的名字?(比尔.盖茨......)
他们是怎样成为世界首富的?老师通过讲故事,最后点出尊严一词。
二、点上探究,体验尊严的内涵。
通过故事,学生知道了成为富翁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就是尊严的内涵。聚焦点一:一个信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1.老师开始讲故事,并把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随机板书,学生反复读并理解。讲述内容:从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停下来设置问题开始辩论)
板书:沃尔逊
逃难
面呈茶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2.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观点一: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观点二:不吃,坚信劳动得来的才是自己的。
(一)支持第一个观点的同学,一起讨论。.
讨论结果可能是:1.不吃白不吃。2.死要面子活受罪。3.这个时候是选一张脸,还是选一条命。4.吃完有了力气再干活。
(二)支持第二个观点的同学,一起讨论。
学生讨论结果可能是:1.人活脸,树活皮,人的面子重要。2.劳动得到来才是自己的,不劳而获虽然活下来却像个乞丐。3.宁愿饿死不吃白食。4.吃完不让干活呢?]
(三)两组开始辩论。学生辩论时,教师首先应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同时捕捉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如劳动得来的才是自己的这种说法十分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多同学表示赞同。可以组织讨论:人该不该有这种信念,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己父母的劳动)充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个信念。
聚焦点二:一种品格——坚强的毅力
1.老师接着讲故事,并把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随机板书,学生反复读(目的是让学生和文中情感进行碰撞)
故事内容:只有一个人例外……我再给您派活儿(停下来设置问题辩论)
板书: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目光灰暗
(理解完反复读)
2.问题: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
观点一:吃完再干
观点二:干完再吃
(1)支持第一个观点的同学,讨论自己的理由。
(老师设想:通过上一步的引导,大部分学生不会选这组)
[估计理由:吃完再干有力气.......]
(2)支持第二个观点的同学,讨论自己的理由。
[估计理由:1.吃完不让干呢?2.自己既然有坚定的信念,就应该干完再吃。]
(3)两组开始辩论,辩论时教师捕捉双方有价值的信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人都这么饿了,先干活会很累的也干不好,这就需要人有坚强的毅力——一种品格。随机引出第三个话题:这活该不该认真干?
聚焦点三:一种态度——做事认真1.老师接着讲故事,边讲边板书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根据上面辩论,让学生和课文主人公对照的过程)
故事内容:不,我现在就做……完
板书:赞赏
惬意
羡慕
尊严
(理解完反复读)
2.问题:什么是尊严?
聚焦点四:富翁=尊严
1.翻书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互相检查。
2.互相交流、互相研读,画出重点词、句。
3.讨论什么是尊严?
(通过讨论问题,让学生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那些拥有豪华的物质享受或百万金钱的人,而是拥有着尊贵的人格魅力、相信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人。这样的人的贫穷只是一时的,他会靠自己的尊严,凭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的把财富创造出来,成为既有物质财富,又有精神财富的富翁。)
三、课文内化,使尊严成为学生的行为。
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形成一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劳动更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我们应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四、作业。运用本班图书、电脑,小组共同完成小论文《谈富翁》。
五、学生进行信息收集。
1.世界首富的故事
2.石油大王哈默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7
尊严
一个信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种品格——坚强的毅力
一种态度——做事认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06随感
- 军训的收获
- 曾经的年华
- 抽烟
- 一次游园活动
- “饥饿”的阅览室
- 军训体会
- 那一季
- 舞出阳光
- 别让天堂再流泪
- 走在时间里
- 老师的眼睛
- 军训感想——体质与思想两得益
- 悄然离去的岁月
- 毕业纪念册
- 最大的敌人(外一首)
- 闻得到的乡土气息 抹不去的城乡差异
- 村庄正在变空
- 自传与公传:一九七七(三)
- 冬日偶感(组诗)
- 夏的夜(外一首)
- 我从春天走过(组诗)
- 瞻仰老山纪念碑(外四首)
- 生逢其时·宋荦
- 背影(外一篇)
- 山里人手记(二首)
- 笔记中的动物(下)
- “诗歌体现了人的精神结构”
- “六个文山”让神话般的边陲文化走进现实
- 起风了(组诗)
- 《账单》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6 :j、q、x 教案教学设计
- 入学教育•听话说话 教案教学设计
- 小露珠 教案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10: 一、五 教案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9 :yi、wu、yu 教案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8:zh、ch、sh、r 教案教学设计
- 北师大《上学了》 教案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片段 教案教学设计
- 跳雪玩冰 教案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7 :z、c、s 教案教学设计
- 趵突泉 教案教学设计
- 威尼斯小艇 教案教学设计
- AI EI UI 教案教学设计
- 《笋芽儿》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