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3、了解课题与中心、内容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揭题、审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请问: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
“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送情报。)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2、出示句子:
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四、理解课文
1、初读:
⑴ 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
⑵ 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
⑶ 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体会到的?
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野兽”实际指什么?
⑷ 再分角色齐读对话。
2、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⑴ 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⑵ 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读第二部分。(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
⑶ 齐读第二部分。
3、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⑴ 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⑵ 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传递情报)
⑶ 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说明小夜莺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同游击队联系,还说明游击队对他安全的关心。)
⑷ 分角色齐读课文,体会歌声的作用。
⑸ 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都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害怕吗?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用上以下词语,说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憎恨 临危不惧 热爱 应变自如 祖国 敌人 毫无惧色 坦然自若
4、再读:
⑴ 指名读最后两部分。
⑵ 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执行新的任务)
⑶ 齐读“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读。
五、巩固,总结
1、找出文中其他相照应的地方。
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圆明园有感
- 红糖年糕
- 小鸟的故事
- 七彩的夏令营
- 吹泡泡
- 日出的景象
- 祖国,生日快乐!
- 学会弹钢琴
- 一件平凡的事
- 我变成了巴拉拉小魔仙
- 夏至未至
- 冬天的雪
- 时间惩罚
- 倾听心之歌
- 可爱的家乡
- 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 国内外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对黄金坪经济合作区的启示
- 对加强统计法制建设的几点看法
- 大数据时代下民办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 福建省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对策
- 论加强制度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 团体心理训练对新生班级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及思考
- 多元主体参与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延伸与阅读推广
- 浅析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 多措并举 实现农村客运村村通
- 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 国际碳壁垒的分类及应对策略
-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 沈阳市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 浅析电子商务在中国酒店业的应用
- 《看雪》课文
- 《坐井观天》教材理解
- 《看雪》其它杂项
- 《看雪》片断赏析
- 《看雪》其它杂项
- 《坐井观天》片断赏析
- 《看雪》其它杂项
- 《看雪》教学设计
- 《看雪》其它杂项
- 《看雪》教学设计
- 《看雪》教学札记
- 《看雪》其它杂项
- 《看雪》教学设计
- 《看雪》教学设计
- 《看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