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材简说
【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本文情感强烈,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⑴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维和部队士兵均统一着蓝色盔帽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亦称“蓝盔”部队(蓝色象征和平)。这里看出爸爸对这次去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充满信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希冀与向往。
⑵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从血染的征衣及浸满血的手表这两处细节描写,看出爸爸以身殉职,牺牲壮烈,同时也表达了我痛失爸爸后极其悲痛的心情。
⑶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爸爸”仿佛在呼唤什么?联系上下文便可清楚地知道,“爸爸”在呼唤和平,在呼唤人们捍卫和平。英雄牺牲时仍不忘和平,这一细节描写更加深刻地表现了爸爸以及我们对和平充满渴望。
⑷ 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素质。
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加利对“我”爸爸的高度评价以及“我”对爸爸的介绍,所有这些都说明爸爸为和平事业宁可舍弃一切,他是个很优秀的维和战士,他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⑹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⑺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2、对词语的理解: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凯旋:战胜归来。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这里指战火还充满着一些地区。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灵柩:死者已经入殓的棺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游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我的家
- 学问
- 可爱的小乌龟
- 我爱跳远
- 谢谢您,亲爱的外婆
- 油菜花黄
- 假如我是一条长长的河
- 爬山
- 回忆·故乡
- 桂花飘香
- 彩旗又飘起来了
- 故乡行
- 诚 信
- 学校档案损毁的因素与档案保管的方法
- 如何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档案保密工作的几个问题解析
- 我国文物保护政策执行力薄弱的主要表现及对策分析
- 第四纪古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梁溪集》版本问题初探
- 结合教学特点扎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 档案价值外延的划分基础与表现
- 科学主义在中国的中西比较研究
- 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方法探究
- 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思路的理性思考
-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历史观
- 浅谈公证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 九一八事变后胡适民族危机意识探析
- 棚户区改造档案刍议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 《月迹》课文
- 《草叶上的歌》课文
- 《月迹》教学设计
- 《送往小木屋的信》教学设计
- 《送往小木屋的信》教学设计
- 《月迹》教学札记
- 《月迹》教学设计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 《送往小木屋的信》课文
- 《草叶上的歌》教学札记
- 《月迹》教学札记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