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1
《永生的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听写积累,再显情感
1、听写:
捐赠
盲童
屡次
热泪盈眶
遵从
搂住
2、校对。
3、选择其中的几个,回想课文内容,说一句或几句话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
设计意图:听写是一个常规性练习,现在把听写的词语与课文内容联系进行说话或写话训练,充分激活学生用词造句的经验,给学生更广的说话空间,更灵活的语言表达方式,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既温顾了课文内容,又巧妙地进行了一次语言文字训练。
二、心灵体验,深化情感
1、还有什么地方也令你深深地感动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两节。
2、重点研读:
⑴“骄傲”一词,文中几处用到这个词,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
⑵出示句子:
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①“这一刻”是哪一刻?
②那么,琳达的父亲留下的是什么?
③你能读出之中的骄傲吗?联系上文温迪说的话,以及下文琳达的动作神态。
设计意图:温迪的骄傲来自于外公的无私捐赠,“我”的骄傲缘于14岁女儿那激动人心的肺腑之言,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这些,如何让学生体察?深入?抓住关键词“骄傲”,上引下联,左叩右击,在语言环境里品味,内化,读懂骄傲,生成骄傲,让每个学生都为这一幕精彩留下永恒的记忆。
三、质疑深入,延伸情感
1、温迪说,她也要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这一刻,妈妈紧紧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妈妈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是呀,温迪是妈妈的骄傲,也是我们大家的骄傲──
2、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能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话想说。(配乐小提琴《爱的礼赞》)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能想到,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身了……
当我签字时,她的话仍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
亲爱的瑞弗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如果哪位被捐献者有机会到我们的家乡一游,并且爱上马,坐下描绘它们,我想知道那慷慨“施主”是谁。金发的温迪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3、(教师朗读)这是文章真正的结尾,读了听了以后有什么新的感受?
4、课前的那着诗就是获得温迪捐赠的角膜的人写出来的。现在假如你们就是重见光明的人,知道为你们捐赠角膜的人是金发碧眼的温迪,最想与温迪或者她母亲、还有外公她们一家人说些什么吗?
5、将想说的话写下来,用心写!
设计意图:文章以母亲为女儿骄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许多悬念:温迪后来真的做到了吗?她离开人世后,谁为她办理捐赠手续呢?她的女儿还是……?呈现原文结尾,还故事以完整,更震憾人心的莫过于此,这是一个悲壮而美丽的结局。这样设计安排,旨在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在对温迪一家尤其是对温迪的深深敬佩之余,获得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忆!
四、回归主题,升华情感
1、链接相关资料:
⑴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⑵深圳大学生吴翼飞捐赠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⑶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⑷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2、温迪一家是伟大无私的,她的外公、她虽然永远离开这个人世,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了,但她们的眼角膜却给他人带去了光明,带走了黑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永生的眼睛。现在你明白课文为什么用《永生的眼睛》作题目了吗?
3、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身边的人听,唤醒人们的捐献意识。替重见天日的角膜受者写一封感谢信。
设计意图:课文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学完课文后,须画龙点睛。通过温迪和外公的事实,加入相关资料的链接,让每个学生懂得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和热心帮助他们延续生命的态度。
【课后反思】
1、《永生的眼睛》是“热爱生命”单元的一篇文章,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所有的读者,宣扬了“一个人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活得美好,而且更要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虽说是教育,但这是语文课,我们在具体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应让学生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教材是一个例子,内容也相对简单,如果就文而文,一味地把文章内容展示给学生,更是显得刻板、程式化,所以必须对课文内容做具有个性特点的生活化的、活动化的处理和加工。引入的资料要恰到好处地呈现并与文本内容有机融合;延伸的实践活动也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勿好高骛远;研读有一定内涵的句子必须在语境在进行,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教学要贯串一条主线,实现各种资源在整合中融合,在融合中内化,在内化中升华。
3、学习这篇课文,不必强求学生作一些号召性的表态性发言,如:死后也要捐赠眼角膜,或让爸爸妈妈也去捐赠器官什么的。教育旨在唤醒,培养一种意识,树立起对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愿望和热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今非昔比的中国
- 其实小草不脆弱
- 感恩的心
- 往事云烟
-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 特别的生日礼物
- 重阳尽孝心,枫红爱更浓
- 世界因爱而美丽
- 感伤
- 秋
- 陨落
- 带着追求出发
- 芒果
- 我的同学
- 在世博会等待的日子里
- 试论公允价值运用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 浅析如何完善中小企业会计监督
- 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加强措施
- 价值增值视角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浅析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
-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
-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建立
- 浅谈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 关于财会数据准确性的思考
- 中小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研究
-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和监督
-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影响
-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 《惊弓之鸟》教学札记
- 《惊弓之鸟》其它杂项
- 《惊弓之鸟》教学札记
- 《惊弓之鸟》教材理解
- 《惊弓之鸟》教学札记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 《惊弓之鸟》说课设计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