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突出语文本性 加强语言训练──《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突出语文本性 加强语言训练──《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全神贯注》(上海市教材三年级下册、人数版四年级下册)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通过品读描写人物言行的语言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并学习体会本课人物描写的方法。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对教材作了“集约化”处理,使教材内容形成“板块结构”,着重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语言训练,力求体现“突出语文本性,加强语言训练”的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人物关系

1、板书课题,注意“贯”字上面的笔顺容易错(板书示范),从字面上理解什么叫“全神贯注”。

2、了解课文主要讲的是谁的故事。(出示罗丹头像,简介罗丹)(板书:罗丹)

3、简介茨威格,读好外国人名,随机理解“挚友”。

4、齐读课题。

5、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师小结依据课题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对小学生来说,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要多读多写,但还要适当给予语言规律和方法的指导。此处设计力求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如痴如醉”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他好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2、选择最喜欢的一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抓住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猜猜罗丹心里想的是什么。(学生自读自悟,同桌交流)

4、师逐句读文,生相机交流,师适时点拨。

5、师小结:

读书不仅要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应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空白点”一般都是学生的疑点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或突破点,但有时它存在于很浅显的句子中而往往为人所忽略。第二自然段之所以写得好,就是因为它写了罗丹的动作、神态,写了他发出的一些声音,但是没有把罗丹内心的话写出来,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设计这样几个步骤:先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自己读,读中想象,揣摩体味,让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去猜一猜罗丹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罗丹当时的工作状态,理解了“全神贯注”这个词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阅读。

6、出示句子: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释“痴”字,选择解释义项,说说理由。(板书:痴)

7、补充板书:如痴如醉

8、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在教“痴痴”一词时,通过选择字义的方法,既解决了生字的字义,又使学生感悟到罗丹对工作的痴迷。同时,又与上文的“好像喝醉酒一样”巧妙地联系起未,一个如痴如醉的工作狂形象跃然纸上,板书也顺理成章。学生不仅把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信息提取出来,而又体会到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立体化”的教学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强度增大。

三、略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全神贯注”

1、出示句子:

“罗丹如痴如醉地修改女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释“整个世界”,理解“全神贯注”。

2、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

从哪里体会到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已经消失了?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精益求精”

(课堂实录片段)

师:就是这样一座让罗丹如醉如痴地修改的女像,在茨威格看来是非常完美无缺的,课文中有一个词,你们找一找,是哪一个词?

生:杰作。杰作是什么意思?

生:仪态端庄。

生:不禁拍手叫好。“不禁”说明茨威格看到雕塑忍不住叫好,说明这座女像实在太完美无缺了。

生:大概因为茨威格不是雕塑家,欣赏水平不是很高,所以认为是杰作。

师:我要纠正你一下。茨威格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和罗丹在雕塑上的造诣同样高,文学和雕塑都是艺术,艺术是相通的。他的眼力不会错,作为罗丹的挚友,他也不会去吹捧罗丹,他说这件作品是杰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对这样的杰作罗丹还不满意。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中茨威格为什么能对罗丹的作品如此理解、欣赏、赞美是这篇课文的空白点,老师可补充茨威格在文学上的造诣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艺术是相通的,茨威格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让他足以能够理解罗舟的艺术作品,而罗丹的这一雕塑作品得到具有如此欣赏水平的作家的赞赏,它必定是十分杰出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件杰作,罗丹还是觉得需要修改,可见他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茨威格资料的补充从侧面表现了罗丹对自己创作的永不满足,使罗丹的形象更加丰满。

师:这个句子里有个词──“端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认真、仔细地看。

师:这一句中还有一个带“端”的词:端庄的“端”和端详的“端”意思一样吗?

生:端庄的“端”是端正的意思。端详的“端”是仔细地看的意思。

师:罗丹仔细端详后怎么说,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读罗丹的话)“不,还有毛病。……”

师:对于这样的杰作,他还说有毛病,还要去修改,值不值得?(自由讨论)

生:没有更好,只有最好。

师:是啊,罗丹精益求精,永不满足。正因为这样,茨威格被罗丹邀请参观他的一件作品,又被罗丹遗忘,他不仅没有──(生:责怪),反而更加理解罗丹,敬重罗丹,钦佩罗丹。齐读茨威格的话。

设计意图:对于词句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语言环境,不仅要懂得词句的表层意思,还要理解其中隐含着的意思。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把一些重要的问题放回语言环境中“猛滚一番”。在教“端详”一词时,先问学生哪个词最能体现罗丹对自己作品的精益求精,引出“端正”一词,再辨析“端”字,这样,这个词语贮存进学生的词汇仓库时就不是干巴巴的,而是十分鲜活的。

五、升华中心,拓展延伸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分步理解茨威格的话,随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展示罗丹的部分作品。(播放媒体)简介罗丹作品并总结全课。

设计意图: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学生初读课文觉得一目了然,可实际上读懂的仅是文字的表面意思。

我采用了层层剥笋法:

⑴ 任何工作,首先要值得去做,然后要做好,就必须怎么样?

⑵ 罗丹认为什么事值得去做?

⑶ 他认为应该做好吗?层层剥笋就是紧扣语言文字,从一点切入,然后逐层展开,层层递进,直至最后揭示文章主旨,达到训练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训练学生敏锐的语感,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融化的冰淇凌
在我心里,挫折是动力
中国生日快乐
羞愧
童年趣事
在迎世博的日子里
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数学老先生
祖国在我心中
祖国,我为你骄傲!
我爱您,我美丽的祖国
人生主角
三代同堂话童年
我和毛主席爷爷
管理者短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企业间文化相容性对于知识联盟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如何做好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管理
中国工商银行大同分行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
浅析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措施
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竞争力影响路径研究
企业生态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之相关性分析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论述
管理层收购问题的初步分析
浅析我国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完善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
浅论建筑装饰工程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发展和趋势
绵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调查报告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其它杂项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札记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七颗钻石》教材理解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课文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