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材简说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材简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材简说

【课文简说】

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

一是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⑴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正课”指的是课内要学习的课程。“闲书”与“正课”的区分源自教师与家长的界定。这句话是季老在与苗苗交流读课外读物时,现身说法,举了自己童年的例子。季老对童年时阅读印象深刻,说得生动形象,听来如临其境。

⑵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⑶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季老在与苗苗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的建议,并用“起码”“最起码”提出了量化的要求。这与我们《语文课程标准(试用)》提出的古诗文背诵不谋而合。这里面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2、对词语的理解:

绿林好汉:原指西汉末年聚集起义的湖北绿林山的农民起义军。后来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人们。文中指《水浒传》里所描写的起义后聚集到梁山上的各位英雄。

一百单八将:单,一个。文中指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偏科:指单独着重某一科,不能全面发展。

注:用文字解释字句。文中指对《古文观止》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鸟
考试
快乐的六一
我的老师
祈福
“基地之行”真难忘
我想变成一朵云
保护青蛙
淘小子
一件有趣的事
让人行走如飞的鞋
我爱家乡的大龙湖
我的妈妈
我的恐龙之梦
浅谈中专历史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探索新时期信息化对财会职业教育的改变
中职德育项目教学探索
浅谈中外美术史教学
初中英语口语课“分层教学”探讨
浅析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地域文化营销策略
汉语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正迁移
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经济学原理在学习决策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基于问题模式的高等数学教学的研究
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探讨学前体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在中专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启示
《保护绿色家园》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麻雀》教学设计
让语文实践打通书本与生活的界限—人教版义教小语第十册《田忌骞马》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麻雀》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小音乐家扬科》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缅怀先烈,学习精神-人教版第11册语文《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放弃射门》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问路》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
实践课《美化校园,有我一个》教学设计
“成语接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