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浓烈的情感隐藏于朴实的文字背后,游弋于淡淡的叙说之中。这节课,我的任务就是带着学生一起把文章由浅入深地读进去,走进这芬芳的“桂花雨”,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寄托在桂花雨中的思乡之情。
在默读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这个环节,我欣喜地发现与昨日的课堂相比,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大大提高,抓住那些毫不起眼的隐藏在平凡文字中语句,深切地感受着童年时桂花带给“我”的种种快乐。我也因此而精神大振,一个劲儿地夸他们会读书,有见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充分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因此当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于是对这个句子含义的理解迎刃而解。
我先请孩子们抓住这句话提问。问题提得很好,如“为什么杭州小山上的花更多,妈妈却感到怎么也比不上院子里的桂花呢?”“桂花的香气都差不多,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了,高举着小手,两眼放光,唯恐不能在课堂上回响自己的声音。于是有了这样精彩的交流:
“因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桂花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家乡的桂花对于他是美好的回忆,母亲也一样,所以她觉得家乡的桂花更香,那是一种香甜的回忆。”
“家乡的桂花树是妈妈亲手为它浇水、施肥的,家乡的桂花树有妈妈的辛劳和爱,所以感到更香。”
“妈妈是为了我上中学才不得不离开家乡的,当她客居在杭州时,非常思念家乡,所以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
我适时地插进一句“母亲想念的只是桂花树吗?还有别的什么吗?”在我的暗示下,孩子们急切地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搜寻着、阅读着。在我的引导下,阅读的范围扩大了,发现更有深度了。
“在家乡时,妈妈每年都会把摇下的桂花送给邻居做糕饼,她和村子里的人相处多么和睦啊。我想,因为母亲想念那些邻居了,所以便觉得故乡的桂花最香。”
“母亲和人们还一起用桂花泡茶、做糕饼,这种快乐是在杭州没有的,所以杭州的桂花树再多,母亲也觉得没有家乡的桂花香。”
“我觉得这样说体现了母亲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
好一个眷念之情!这样的感受居然出自顽劣的周煜人之口,好久未曾激动过的我也禁不住心热起来。
此刻的我,在林立的高举的小手间穿梭,把话筒递向每一个脸涨得通红的急着表达的学生,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我也仿佛沐浴在桂花雨的芬芳中。
课终,我郑重地说:“谢谢你们精彩的发言,我今天的教学后记会因为你们不俗的表现而丰富、精彩!”
不由得想起薛瑞萍老师在《可以复制的幸福》一文中的感受,我此刻的幸福又何尝不是拜学生所赐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广东燕岩
- 美丽的东方明珠
- 我学会了擦玻璃
- 动物的哭诉
- 抢遥控器
- 校园的早晨
- 快乐的日子
- 四季都美
- 夏令营
- 梨花
- 秋色
- 我的小闹钟
- 读报
- 白鸽
- 我的弟弟
- 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的变更与撤销
- 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成因及社会工作介入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疑难问题分析
-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
-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对策
- 正确认识婚姻自由 认真对待婚姻生活
- 浅论特别权力关系领域中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
- 《婚姻法解释(三)》中有关房产分割的问题探讨
- 论交强险重复投保的法律效力及其赔付规则
- 我国行政法律立法语言表述的若干问题浅析
- 企业品牌建设中的商标策略研究
- 国际商务合同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策略
- 浅议嫖宿幼女能否独立成罪
- 法律文书网上公开背景下行贿人免诉问题探析
- 浅谈中国梦之法治中国
- 《画鸡》教学反思之一
- 《对韵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书架》教学设计之二
- 《小书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画鸡》教学设计之一
- 《咏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书架》教学设计之一
- 《小书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咏鹅》教学设计之七
- 《登鹳雀楼》的意义
- 《对韵歌》教学设计之一
- 《值日生》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 《画鸡》说课设计之一
- 《登鹳雀楼》格律参考
- 《小书架》教学反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