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2、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

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

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⑴ 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

⑵ 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

⑶ 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

(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

(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教师巡视,提示用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

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六、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启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樵夫和蛇
台灯
文明饭店
猴子和狐狸——读后感
喜羊羊与灰太狼——头条新闻
蚂蚁精神对我的学习启发
喜羊羊与灰太狼——天才头带
可爱的小猫
发生在院子里的一件事
喜羊羊与灰太狼——月光小羊
农夫和毒蛇——读后感
小乌龟
我的妈妈
我的小表弟
故乡的早晨
云霄中绽放的格桑梅朵
风雨同舟十五年我们一起走过
一名清华学子的三次人生抉择
党员都是“一盏灯”
四号哨所“熊出没”
穿军装的亲戚
多和基层换位思考
雪山顶上也要发芽
上学路上听故事
我的小白杨情结
探秘68号界碑
一首歌 一生情
有一种旅行叫探家
帕米尔雄鹰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春节前夕在陕调研考察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之二
《海天骄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之一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钱学森》教学设计之一
《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望岳》教学设计之一
第十册《练习4》教学设计之一
《钱学森》第二教时网络课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之一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麋鹿》教学设计之二
《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望岳》教学设计之二
《在师生团聚会上的致词》教学设计之一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