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5
《新型玻璃》四步式教案设计
《新型玻璃》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文中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的特点、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学生文中的说明方法,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本课教学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1~5自然段分别具体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第6自然段概括说明它们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课文的前5个自然段,各段之间是并列关系,而前5个自然段与第6自然段之间是“分──总”关系。这种结构安排,使课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为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时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然后让学生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1、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按顺序把它们写下来。
2、全文分几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精读,深入理解内容
由于课文前5个自然段的段式结构相同,因此,教学时可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段精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第1自然段的教学,先出示小黑板上的思考题:
1、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找出有关的词句。
2、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特点的?这样说明好在哪里?
然后,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边读边划思考回答。
教学第6自然段,要让学生知道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发展,以后会出现更多的新型玻璃。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总结概括全文内容。
三、练说,强化知识记忆
练说,是强化知识记忆的有效方法。因此,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练说。如“以人代物”,让5位同学分别替代5种新型玻璃,然后作自我介绍,自我推销;或者“角色转换”,让学生当“记者”、“用户”、“厂长”、“经理”,通过采访询问来介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等等。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四、练写,促进迁移运用
课后第3题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家或附近的工厂、学校、商店、家庭应用了哪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然后就这项成果的特点、用途写一段话”。根据这个要求,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指导学生选择自己身边熟知的一项科技成果,然后学习文中的段式结构和一些说明方法,把它的特点、用途用一段话写下来,从而使学生在读写迁移的练习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学以致用,又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个虐待狂!!!
- 万圣节不给糖果就捣蛋!
- 我的姥姥
- 我的老师
- 老爸也疯狂
- 吾班三大魅力老师
- 我的小时候
- 折了翅的小鹰飞不高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画,让人真心投入
- 我的小时候
- 我的妈妈
- 我是只多变猫
- 初出骄观
- 我的梦想
- 汉语教学对网络语言的引导实践探索
-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 汉语中动结构对于动词的选择限制
- 浅谈钢琴演奏中影响音色的要素
- 浅析声波透射法在基桩检测的应用
- 探究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多义词
- 探索认知语言学下的汉语多义词
- 对外汉语课堂话语类型语言特征的对比分析
-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的合理运用
- 李杜优劣论
- 论网络文化发展趋势下的大学汉语语言文学教育重点的演变
- 小学美术创作课的课型设计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趣题赏析
- 音阶、琶音弹奏技术要素分析
- 谈钢琴弹奏中音色的表现
- 《邓稼先》教案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3、《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孙权劝学
- 邓稼先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第6课黄河颂教案设计(新课标)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新课标)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片段
- 木兰诗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新课标)
- 《黄河颂》
- 邓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