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赏特级教师薛发根的《落花生》有感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不停的在思索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呢?上师范的时候,常听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那时,便对一堂好课有了初步的判断。可如今,小学语文新大纲把语文定格为一种交际工具,要重视朗读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情感。这一点无疑给我很大的启示,使我对语文课又有了新的感受。语文课不是一堂知识灌输课,它应该象一溪流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时时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吸引着学生。在课堂上,学生犹如痛饮清泉,赞不绝口,回味无穷。
目睹了特级教师的上课的风范,再加上自己浅薄的认识,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展现如下特点:
一、实
实,即朴实。诚然,朴实并非粗俗无味。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声调优美,形象性强,并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而著称于世。相传他作诗非要八旬老太读懂之后才罢休。难道朴实就不是美吗?语文课也同样如此,教师不必去追求先进的媒体,不必去追求华而不实的环节,平平淡淡,轻轻松松才是语文课的真实面貌。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特级教师薛发根在上《落花生》时,为了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他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小明的爸爸失业了,在街上摆了一个修鞋的地摊,小明总觉得抬不起头,没面子。薛老师让学生给小明写一封信,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开导小明。看似简单的环节却是本节课的经典之笔。学生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写出了一篇篇佳作。看来语文课还是简单朴实为好呀!
二、精
精,即精华!一堂语文课只有短短的三十五分钟。如果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呢?教师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课文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学生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认识,自己去体会,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一些学生自己能理解的知识,教师如果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分析,就减少了学生读书思考和训练的机会,真是顾此失彼。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精。薛老师在上《落花生》时,舍弃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知识,重点抓住父亲教导我们的三段话,反复让学生朗读品味,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发现了自己的新观点、新认识。
三、深
深,即深度!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泼,思维的质量高不高。工人凿井,先要进行地址勘察,测试地下的水位,选准地点,确定位置,然后一层一层的挖下去。语文教学也要象工人凿井那样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薛老师在上完《落花生》这篇课文之后,就让同学们讨论要学做落花生还是苹果等其他东西呢?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容易走这样的一个误区:认为落花生好,苹果等其他东西不好,因此都要学做落花生。薛老师提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误区──体会到落花生的实而不华,又全面体会到苹果、石榴的华而又实,真是点睛之笔。
四、活
活,即活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多角度地考虑问题的答案。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见,课堂学习本来是轻松愉悦的,教师不应该给学生太多的绳索,要让他们在无拘无束中成长。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师就高人一等,不顾学生的存在。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来,即是严师,又是朋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严谨治学、和蔼可亲,使他们信任你。这样,一堂朋友谈话式的语文课便有了条件。
2、善于启发引导学生:
教师要吃透教材与学生,在适时适地提出一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树立他们的信心,形成有话就发言的良好学习氛围。
3、善于对待学生的答案: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不能准确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这时教师必须用鼓励的语气引导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帮助他。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能恶意的批评。薛老师在上《落花生》时,让一个学生起来背诵课文中的一段话,但令人失望。而老师却用表扬的口气说了他的一个优点──勇敢。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做到“实精深活”呢?总的来说,取决于教师是否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关键处是否了然于心,成竹于胸,是否又把学生放在最高最重要的地位上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的苹果
- 小猴子
- 我喜欢童年的竹林
- 小花伞
- 我的字典
- 我喜欢的水果——梨
- 石榴树的果实
- 菠萝的自述
- 地球仪
- 绿色壮士
- 我家的鹦鹉
- 板栗
- 鲸
- 可爱的仓鼠
- 花中君子——君子兰
- 市场化转型成效取决于“初始条件”还是“路径选择”?
- 论宋诗中的金明池
-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环境困境
- 论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功经验和现实意义
-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维新思想渊源初探
- 中国地方财政研究的特色与趋势
- “发展中贫困”困局的成因与破解对策
- 联合国人权条约实施机制:现状、问题和加强
- 英语教学要善于总结
- 语码转换与大学英语教学
- 制度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人力资本第二特征
- 浅谈清入关后满族的汉化问题
- 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策略思考
- 政党治理视角下执政党组织规模问题的思考
- 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江雪》教学设计
- 《江雪》教材理解
- 《江雪》教学实录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江雪》教材理解
- 《江雪》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江雪》教材理解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江雪》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