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9
评价,让课堂活起来──听《难忘的一课》有感
10月29日,我参加了“浙江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贺诚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贺老师精妙的教育教学艺术上我们深为叹服,尤其是他评价学生的艺术,更是耐人品味。现采撷其中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一共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三次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联系起来更能体会到那浓浓的爱国之情。
第一次:年轻的老师一笔一画、认真吃力地在黑板上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第一次出现在哪里?它是怎样出现的?你读懂了什么?你可以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
(生自读理解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我觉得他还没把那种浓浓的爱国之情读出来。谁能再读?
(又一生读,前半句读得语速梢快,有力。)
师:哎呀,不错!前面的“我是中国人”读得很坚定。谁再来读?
(第三个学生读,比第二个稍有进步。)
师:真好!(不住地含笑点头)
(第四个学生读,强调“一笔一画”。)
师:越读越好了!我听出来了,这么简单的字却要一笔一画写得很艰难,可见他是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一个年轻老师,他从没学过汉语,现在却教汉语,所以写得很艰难。从艰难看出认真,从认真看出爱国。
第二次:他和孩子们一起,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指名一生读,“大声地”读得较重,后面的话却比较轻。)
师:老师注意到她强调了三个字“大声地”,但可惜的是后面大声说的内容她却读得反而轻了。这样是“大声地读”吗?你再来一遍好吗?
(该生再读时就把握得比较好。)
师:进步真快!相信你再多读读,一定还会读得更好。
(再请一生读,突出“又”。)
师:真好!“一遍又一遍”,从“又”字我听出你很有感触啊。那爱国之情就在大家心中一次又一次地涌动着呀。
(第三个学生读,感情平平。)
师:也不错。看似平淡,但他觉得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包含着对祖国的爱。
(举手的学生十分踊跃。第四个学生读,读得很干脆。)
师:啊,这种掷地有声的朗读被他读出来了!
(学生一个个高举着手,争着朗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第五个学生读,突出最后“中国”两字。)
师:(高兴地)真好啊!像你有这样好的朗读素养,说不定今后是个朗诵家呢。(大家笑)你们不信?我们再来听一遍。(该生再次自信地朗读)
第三次:我紧紧握住那台湾教师的手,激动着重复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几乎全体学生都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想朗读第三句话。)
师:大家都想读呀?那就一起来读读吧。
(全体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你们读得真好!我被这种深厚的爱国情意深深感动了。
……
曾在一本教学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评价,应该是一束赏识学生的灵光,充满关爱和呵护,真诚地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真诚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通过评价,明确前进的方向,渗透学习的策略,传递人文的关怀。评价,应该是一腔感悟学习的情怀。”今天,贺老师的课,让我领略到了“评价”的魅力。品味贺老师的评价语言,充满了对孩子的独特感悟的呵护,充满了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贺老师的评价,不流于空洞,而是适当、具体、切实,在这样的语言激励下,孩子们敢于发言、乐于表达、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课堂真正活起来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
- 小偷光顾我家
- 愉快的事
- 做核桃灯笼
- 读《狮子和鹿》有感
- 爸爸的爱
- 有趣的小实验
- 未来的机器人
- 鱼
- 观察中的发现
- 我的小表妹
- 家乡的特产
- 我家的“多变睡眠虫”
- 唠叨的妈妈
- 学做炸豆腐
- 今年GDP增速或在7%
-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 毛晓峰 民生银行行长被纪检部门带走
- 韦森:降准减税正当时
- 地方债管理要言明惩罚
- 马云德国首秀“刷脸”
- 按需经济:重塑企业未来
- 努尔·白克力 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 中国拟建莫斯科至北京高铁
- “红顶中介”
- 希腊告别紧缩时代
- 保障房卖不出去该有人负责
- 智能手机改变大脑结构
- 上海首家民营银行华瑞银行获批开业
- 牛市仍是大概率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三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一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二
-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之一
- 《习作5》《迎六一征稿启事》教学设计之一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一
- 第十册《练习6》教学设计之一
-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之二
-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之二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二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四
- 《学与问》教学设计之一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第十册《练习5》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