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4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个片断。
教学目标 :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熟悉、喜欢的人物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 ,引出课题
1、前天,我们在《思品与社会》课中举行“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很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的特点。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交代任务,选材构思
1.出示要求
◎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
◎用一件事来写;
◎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
◎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大组交流
◎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
◎如何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在写人物时要多写神情、动作、语言、心里描写。要大胆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学生地的优秀日记《我的爸爸》
让学生边看听思考:
①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③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交流归纳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他使全校轰动》《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2、动草起笔。教师巡回指导。
五、修改誊写。
1、写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师面批后,誊写习作。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
一、欣赏佳作。
评议,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1篇。
1、投影展示习作。
2、评议: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誊写1遍。
课后分析:
三年级时习作的起始阶段,其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所以在教学之前举行了“我来夸一夸”时为了降低孩子写作的难度,在教学中学生的日记作为范例,可以增添孩子写作的兴趣,也使孩子除却对作文对惧怕心理,还可以让孩子撰写作文时“有路可寻”。从孩子对作文反馈来讲,学生能简单把事情叙述清楚,但写得生动的为数不多,特别是习作的格式,标点的使用上正确率有待提高。故我十分重视习作的讲评,批改讲评之后再让孩子把作文修改撰写,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万事开头难”之后定会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机器人
- 20年后的我
- 暑假日记
- 暑假日记 二
- 榜样
- 耳朵、鼻子和眼睛
- 我能行
- 小马虎找笔帽
- 我的爸爸
- 夏夜遐想
- 神游响沙弯
-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姥姥那张青春的脸
- 当班干部的酸甜苦辣
- “顽皮”而可爱的小金鱼
- 秋天的颜色
- 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的开发与利用探讨
- 基于孔子编辑思想观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
- 浅谈信息资源建设与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
- 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风格
- 增强女性馆员素质塑造女性馆员形象
- 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弊端的解析
- 《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书评
- 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探讨
- 浅谈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 信息资源共享与区域图书馆联盟运作模式探析
- 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研究
- 简析当代中国生态博物馆的生存方式
- 试论公共图书馆服务价值的缺失与对策
- 在网络环境下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的探讨
- 明清时期临清城市的兴盛与衰落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其它杂项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札记
- 《只有一个地球》其它杂项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其它杂项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其它杂项
- 《只有一个地球》其它杂项
- 《只有一个地球》练习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其它杂项
- 《只有一个地球》练习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札记
-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