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司马光》是国标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从落水到得救,情节扣人心弦。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不妨这样做:
读一读,重感悟。
朗读是活动中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获得充满灵性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想象课文的情境。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脑中再现小朋友惊慌的表现,体会慌乱的场面。通过演读,让学生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背一背,重积累。
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积累,不仅应有生活材料的积累,还应有语言材料的积累。这个单元练习里熟记成语中的四个成语(从容不迫、多谋善断、临危不惧、方寸不乱),是对杰出人物临危不惧、从容应变这一心理品质的赞颂,而小时的司马光正是如此。因此,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背一背成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说一说,重迁移。
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情节的空白处,创设说话的情境,让学生乐说、想说、会说。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小朋友惊慌的表现;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想象说说人们会怎样称赞司马光,从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提示课题。
1、师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并相机出示挂图。生思考故事主要讲的是谁?
3、生回答,师板书:司马光(齐读课题)
4、师简介司马光。(司马光是宋朝的文学家,司马是复姓,光是名。)
【生动有趣的故事,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这一设计,旨在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通课文。
3、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读。
(2)读完后学生互评。(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你觉得故事中的司马光是处怎样的孩子?
【故事情节简单,通俗易懂,在引导学生主导通课文的同时,初步体会司马光的品质。】
三、精读课文,感悟提高。
1、轻声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当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出示第五自然段。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说话: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危险的情景。
4、看图观察其他小朋友惊慌的表现,练习说话,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当时慌乱的场景。
5、引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抓住“举起、使劲砸”等词边读边想还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
6、齐读第六自然段。
【阅读不能局限于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应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地想象,充分地感悟,富有创意地表达,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
四、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1、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大人纷纷夸奖司马光,人们会怎么称赞他?(相机出示四个成语:临色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读读背背。)
2、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这一环节是再一次感情司马光的品质,同时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别、那、吓、到、都、叫。
2、自学笔顺,同步描红。
3、分享成功经验。
4、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有两个“小小我”
- 随梦而飞
- 我的老师——吴朝
- 爸爸的爱
- 淘气家族
- 同学之间
- 我的妈妈特别爱“美”
- 我的妈妈
- 我们家的“马大姐”
- 我的妈妈
- 冷冻作业
-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 我的好朋友
- 读《永远的白衣战士》有感
- 我爱我家
- 论居民身份证的查验和扣押制度
- 确定不动产物权登记机关的理论分析
- 当代关于福州“温泉之都”旅游品牌电视传播策略(1)论文
-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 辽宁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1)论文
- 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论文
- 福建省三都澳在海峡西岸建设中发展战略的思考(1)论文
- 网络交易安全呼唤立法保障
-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
- 析劳动合同、雇佣合同和劳务合同关系
- 关于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思考
- 全球粮食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实质(1)论文
- 大力发展吉林省服务业以促进就业(1)论文
-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经济空间的治理问题(1)论文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四
- 学习《钓鱼的启示》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六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八
- 《桂花雨》教学片段赏与课后启示
- 香是浓浓思乡情——《桂花雨》赏读
- 《钓鱼的启示》写作借鉴
- “比”出特点-——《鲸》教材理解
- 珍珠鸟--教材理解
- 《梅花魂》板书设计之一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五
- 别致的结尾——有感于范老师执教的《珍珠鸟》一课
- 诱惑人的鱼-《钓鱼的启示》教材理解
- 并列的引语之间用不用顿号《梅花魂》
-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