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4
画图理解 再现情景《暮江吟》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背。(略)
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板题)
二、理解诗意
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
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
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范读)
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
生:在江边,傍晚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来到江边(投影:
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
生:……
(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氛围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此时,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帮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这样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感情朗读
师:下面我们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放配乐诗朗诵)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生自由读背,指名背)
五、练习巩固
1.默写这首诗。
2.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下诗中美丽的景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霸道朋友
- 内向 外向=我
- 亲情三部曲
- 我老爸的“酷“头型
- 我的同学
- 令我敬佩的“天使”老爸
- 丰富的生活
- you给老猪打几分?
- 难忘的人
- 妈妈的手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我的可爱型外婆
- 小小邮票迷
- 难忘的教练
- 从“特殊关系理论”为视角论恋人关系间的救助义务
- 论司法实践对违章建筑的处理
- 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分析和预防介绍
- 国际投资条约中公平公正待遇条款的新发展
- 论司法职权的中央性
- 谈如何发挥党校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筹抓好退休干部思想工作
- 高校行政行为法治化展望
- 论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 法理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探析
- 公共行政问责与企业问责辨异
- 第三人撤销之诉刍议
- 浅析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不足与完善
- 当事人刑事和解程序研究
- 浅析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转型
- 蚕妇
- 咏 柳
- 3册第一单元 识字学词学句(一)4
- 捞月亮
- 夜宿山寺
- 第3册第五单元 识字学词学句(二)1
- 《梅花》教案设计
- 《江雪》教案设计
- 识字学词学句(二)教案设计2
- 小马过河
- 小 池
- 第3册第一单元 识字学词学句(一)5
- 识字学词学句(一)4 教案示例
- 兰兰过桥
- 悯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