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课间十分钟精讲精读 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第七册最后一课《课间十分钟》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据阅读课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时我采取精讲精读、读写结合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生初课课文之后,我从整体入手,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初步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哪几项课间活动?并让学生找出写这几项活动的段落。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这样学生很快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二、精讲精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掌握读书方法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课间十分钟》时,浅显易懂的,尽量少讲或不讲,让学生以自学为主,我从旁指导、点拨,对重要章节,指导学生精读。
⒈精讲。在指导学生阅读“打乒乓球”这一段课文时,我采用“扶”的教法,引导学生思考:打乒乓球的活动在什么地方进行?小将们怎样打乒乓球?围观的同学情绪怎样?学生们通过读书思考,找有关的词句,教师提问检查,直到学生对这一段的内容已经了解掌握。进而我引导学生想想作者写这项活动的思路:先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再写怎样活动,如何结合场上的观众写。让学生体会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按一定顺序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接着教“爬竿”一段时,我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前一段的方法进行自学。因为上下两段的结构相同,可组织学生认真读课文之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小结。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自学的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⒉精读。“丢沙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这个重点,指导学生精读。第一次集体读,让学生了解哪些句子描写“丢沙包”这项活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项活动的特点,提出:作者抓住这个特点写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学生带着问题第二次读,思考,回答。又提出:作者写这三层意思时,用了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用笔画出来),你能理解其意思吗?于是学生第三次读,点画,议论,回答。最后再集体朗读,进一步领会这段课文的意思,并说说作者的思路。这样学生通过有目的地、层层深入地读书,体会到这段课文作者抓住“丢沙包”的活动特点,有层次地写详细、写具体。读书时学生做到眼、口、手、脑一齐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山楂树
- 灰色
- 朋友
- 中华魂读后感
- 假如我是一束光
- 雪
- 回家的感觉真好
- 香港迪士尼乐园历险记
- 小白
- 中华魂演讲稿
- 记中华恐龙园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寒假里我给爸爸妈妈做的两件事
- 2009年第一场雪
- 对大叔的怀念
-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管理
- 网络人格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 PDCA模式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 关于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的思考
- 顺应地勘单位改革 做好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问题及对策探究
- 浅谈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 新时期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探讨
- 小儿外科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 工程训练中心:在校内实现工程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
- 基于仆人式领导理论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路径
- 浅析电网企业党校后勤工作规范化建设
-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企业逆向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破解对策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相关知识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札记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问题探讨
- 《小蝌蚪找妈妈》词句教学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课文
-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