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26《孙中山破陋习》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学会默读,讲述故事。
⒊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
孙中山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吗?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习惯势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他的这方面的故事的。
二、揭示课题:
⒈板书课题:18 孙中山破陋习
⒉解释课题:
⑴出示孙中山先生像。
⑵简介孙中山。
⑶陋习: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
三、初读指导
⒈学习生字词。
⑴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生字。
⑶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闲 废除 缠足 痛苦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
孙中山 挑柴 罪 缠足 空闲
⑵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⑶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缠足 废除
⑷读生字词。
四、写字指导:
⒈指导要点:
孙:偏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闲:外部的门各笔之间均不连笔。
缠:右部上端不能少写一点。
⒉各人用钢笔描红。
五、布置作业 :
⒈读、抄词语。
⒉练读课文。
⒊思考: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用那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试着从事前、事件经过、事后这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⒈指名读课文。
⒉指名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⒊分部分讲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你们看,孙中山的姐姐事怎样的一个女孩儿?(能干、活泼的女孩子)
⑶小结:
第一部分主要讲孙中山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
⑷齐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七个自然段讲的事一件什么事?(讲的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事)
⑶这件事事怎么发生的?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痛苦、流泪)想象一下当时的境界。
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请比较下面两句话。
出示: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给姐姐缠足。
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那一句好,为什么?
⑷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
①分析图片。
画面上哪两个人?屋子里坐着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面站着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情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②小结图意。
⑸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觉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请齐读第3、4自然段。
①从第三自然段看,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姐姐受罪、不能干活)
②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
③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么做,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⑹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这么同妈妈争辩的?有用吗?
齐读第5、6、7三个自然段。
⑺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么样?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么样?请齐读第8自然段。
结果姐姐变得这么样了?
⑻小结:
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事。
⑼齐读第二部分。
三、布置作业 :
⒈读课文,练习讲述整个故事。
⒉复习。
第三课时
一、讲述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⒈指名读。
⒉辛亥革命成功是这么回事?(教师介绍:辛亥革命)
⒊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了孙中山怎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
⒋看书上的插图。
教师讲述: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劳伟大。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铜像。
⒌小结。
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
⒍齐读第3部分。
二、总结:
这篇文章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看到姐姐被缠足带来的痛苦,在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的事,表现了他对封建势力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三、作业 :
⒈默读全文:练习讲说这个故事。
⒉指名说这个故事,师生评议。
⒊同座二人练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寄往天堂的一封信
- 礼仪
- 给齐天大圣的一封信
- 善意的欺骗
- 玫瑰、蔷薇、小男孩
- 给聂海胜叔叔的一封信
- 给张老师的一封信
- 网上不要轻信他人
- 感谢信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致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封信
- 一封信
- 我的信心——读《第8次》后感
- 诚信的故事
- 距爆炸还有3秒
- 公共管理中公众参与性研究
- 浅析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 “社会性住院”现象及其干预路径:一个文献分析
- 轮人之歌:以物理之钥解《伐檀》之争
- 经典诠释与“立德”
- 文以序传:宋人文集序跋意识自觉化及其影响
- 浅析奥巴马重返亚洲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 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SWOT分析
- 哲学形上学的返本与开新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浅析澳大利亚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 试论孝感孝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困境
- 民族意识的概念化
-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理念
- 论大学教师的教学力
- 《保护庄稼好卫兵》教学设计之一
-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 《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 一块银元
- 《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实录之二
- 《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实录之一
- 朱德求学故事
- 《语文百花园二:语海畅游》教学设计
- 《保护庄家好卫兵》课堂实录
- 朱德大事年记
-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 《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设计之一
- 《保护庄稼好卫兵》教学设计之二
- 朱德简介
- 朱德在德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