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6
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之三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抄写课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分步揭题
①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
②完整板书课题。
科利亚是个苏联的。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①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②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①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②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③全班交流。
a.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
b.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学习字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②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③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①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②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听写后对照词语表自我批改订正。
突出重点,加深理解
①提出重点问题: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从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
②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思考。
③全班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④教师出示课文最后科利亚说的话。引导学生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事例,说说对“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体会。
⑤鼓励学生把最后一段抄下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听。
②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方便的事情,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准备一下,到“口语交际”时和大家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入团申请书
- 我的视线
- 幸福中的我们
- 自传
- 信箱上的油漆印
- 寻找幸福
- 今天我哭了
- 危险的旅行
- 我的学习“秘方”
- 游三峡
- 欧洲杯-轮回
- 关于朋友
- 没电的日子我们也很恼火——读《该限谁的电?》一文有感
- 两条相交线
- 感悟,在星光下
- 浅谈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 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商榷
- 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与患者隐私权若干思考
- 民国时期县长的奇闻轶事
- 周恩来的《十条家规》
- 状元宰相吕蒙正
- 红色档案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结合探讨
-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古代的官马屁股上有“车牌号”
- 古代官场的风流之罪
- 元好问:金末元初当过“县长”的大诗人
- 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
- 民国时期的驾驶员不好当
- 酒精与生死存亡的抗战
- 亲情抑或权力:乾隆皇帝纠结的取舍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1
- 为我唱首歌吧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4
- 《桥》教学设计3
- 《梦想的力量》练习设计
- 《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五下)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3
- 听《桥》一课后反思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2
- 《桥》教学设计1
- 《金色的鱼钩》教案学案设计
- 《梦想的力量》课文分析
- 《桥》教学设计2
- 《金色的鱼钩》教3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