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24《“东方之珠”》

24《“东方之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24《“东方之珠”》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教具准备】

1、录音带。

2、投影片。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

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3、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①各自轻声读。

②指名读。

③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

④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点明了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⑤作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了一同美妙和画面。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再细读读看,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⑥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沙滩上,人们感到真是

⑦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大家轻读第2句,去大胆想象、体会。

a、出示:因为人们……,所以感受到了舒服极了。

b、人们只所以感受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⑧知道怎样读了吗?谁来试试。(指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指投影引读。

(2)抽词语填空读。

(3)看板书试背。

(4)看图试背。

5、配乐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6、指导写字。

(1)认读:

shu fu qing tan qian

舒服倾滩浅

(2)书写:(指导笔顺:倾舒)

(3)描红:(纠正姿势)

要注意对容易写错的字的指导。

如舒的右边是予,没有一撇;

倾中的匕与焰中的臼的笔顺不能写错。

7、作业 :

①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

②能默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举世闻名。下面两句话就是具体写他的举世闻名的。

⑷小结:

第3自然段写了海洋公园里海豚的表演。

⒉学习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闹市口。闹市口的具体情况怎样?

⑷看书上插图,对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获得感性认识。

⑸小结:第4自然段描写了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

⑹齐读第4自然段。

⒊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为什么说香港是灯的海洋?又是怎样具体描写得?

⑷看书上插图,欣赏夜香港得美丽。

⑸结:第5自然段描写夜香港灯光如海洋得美丽景色。

⑹齐读第5自然段。

⒋学习第6自然段。

⑴学生按照上面得步骤自学第6自然段。

⑵检查自学情况。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请学生小结课文第6自然段.

⑷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3~6自然段。

⒈听课文录音欣赏。

⒉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⒊各人自由轻声背诵。

⒋分两个大组,一组背,一组听,在交换。

⒌指名背诵。

⒍同桌二人练习。

四、布置作业 :

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背诵课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十一月的萧邦
感动
“黄金搭档”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元旦的竹
书包
初三真苦
雨,周庄
完美与残缺
八月桂花香
站得远点看自己
冬之随笔
趣谈“当家”
爬山的发现
成长的过程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阴沉”主题的变奏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