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1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之二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B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合作
- 数着明天
- 我与孙悟空对话
- 校园伴着我成长
- 咖啡的味道
- 相信自己
- 妈妈们,我想对你说
- 考试的风波
- 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
- 不愿离开黄冈的天使
- 入团申请书
- 家花和野花
- 时间流逝
- 微笑
- 真诚
- 对奥斯丁法学思想的再认识
- 加强企业法律责任建设,增强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能力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关于建设透明慈善的几点思考
- 民事诉讼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可行性问题研究
-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中的合同关系及责任承担
- 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缺陷与完善
- 浅谈管理会计的意义、现状及功能
- 论检察机关在群体性事件中的防治作用
- 论述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政工开展的作用
- 浅论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
-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满意度实证研究
- 连锁经营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 新环保法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
- 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初探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上)
- 《风筝》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游戏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三》教学游戏设计(一上)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游戏设计
-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三上)
- 《影子》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