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会摇尾巴的狼》以段带篇教案设计
以段带篇法就是根据有些课文中几个段落结构相仿的特点,教师精讲一段,让学生按精讲的方法,自己学习其余结构相似段落来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所展示、使用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仿效、运用,使学生主动地探求学习规律、掌握知识,这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精讲一段,教给方法
1.初读感知,了解写了什么。
扣题读段(第三次对话)提问思考:①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会摇尾巴吗?②不会摇尾巴的狼为什么摇起了尾巴?老山羊是如何做的?
2.“划析想读”,了解怎样写的。
“划”——划出有关神态、动作的词,如半闭着,拖,盯;“析”——分析重点词语,如半闭着眼睛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狼为什么要半闭着眼睛?用“拖”和不用“拖”字有什么区别?“盯”是怎样地看?“想”——想象当时的情境和各自的想法。如:狼为什么要连忙说?它当时是怎样想的?羊盯着狼的尾巴看,说明了什么?“读”——表情朗读对话,读出各自的心情和语气。
3.再读课文,深化理解,了解为什么这样写。
读课文思考:狼玩弄的是什么花招?说明了什么?老山羊这样对待狼,说明什么?
二、从扶到放,运用方法
1.提问:
狼摇尾巴前还耍了什么手段?扶着学一、二段。按初读了解写什么,精读了解怎样写,再读了解为什么这样写的要求进行。在精读部分,用“划、析、想、读”四种方法来理解内容。
2.提问:
狼摇尾巴被羊识破后,又是怎样做的?放手让学生学四、五段,方法与顺序同前。(略)
三、对照分析,弄懂寓意
思考讨论:
1.这则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狼的本性是怎样的?(也可分解成两个问题:①老山羊在每次对话中如何对待狼的,这说明什么?②从中可看出老山羊什么性格特点?)
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根据这个道理联系电影故事或其它例子说说你的认识。
[以段带篇教学法运用了正迁移的心理学原理,使学生将先学的知识技能作用于后来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遵循学习——尝试——运用的学习过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跳一跳摘到桃子,有利于形成语文自学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张桌子
- 坚持就是胜利
- 父爱也不差
- 呼啦圈比赛
- 我爱活力板
- 暑假生活乐趣多
- 呼啦圈比赛
- 夏
- 家乡的变化
- 快乐的比赛
- 母爱最伟大
- 神奇的梦
- 大自然真奇妙
- 我的老师
- 自我画像
- 论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
-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
-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新课改下优化数学教学要落到实处
-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研究
- 浅谈油气长输管道的施工技术与管理
-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与应用
- 冻土铁路涵洞施工对地基土地温的影响
- 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暖通施工技术
-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 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关系分析
- 土建工程常见问题与质量管理分析
- 分析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 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试述
-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 17《月光曲》
- 2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 1《燕子》教学设计之二
- 19《桂林山水》
- 3《词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 18《五朋端阳》
- 22《只拣儿童多处行》
- 2《阿里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三
- 23《半截蜡烛》
- 2《阿里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一
- 27《三借芭蕉扇》
- 17《在师生团聚会上的致词》
- 20《火烧云》
- 1《燕子》
- 26《郑和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