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8
三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和兴趣。
2、从《雷锋日记》中感悟雷锋精神。
3、在环境考察中,增强独立搜集信息的能力,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4、培养写日记的方法与习惯。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导语 :这六句话,常常在人们口头中流传。你们平时说过或听过哪句话?
2、试读、试背,同学之间议论每句话的意思。
3、文字上称之为谚语。谚语一般很生动形象。学习积累一些谚语,对丰富语言很有好处。
4、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一条谚语。
5、鼓励学生在读书中、在生活中注意积累民间谚语,搜集常用谚语。
二、完成“阅读”。
1、导语 :同学们在学雷锋活动中,了解了雷锋的哪些事迹?现在读雷锋的两篇日记,看看他做了什么事,日记里写了什么事?
2、自学两则日记。学生之间议论:两则日记各写了什么事?
3、指名读。要读通顺、流利。
4、说说读后的体会。
5、这两篇日记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6、课后阅读,了解更多的雷锋事迹。阅读活动时间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布置考察的目的及任务。学生自由组合,明确分工,制订考察计划、步骤、考察后的文字与图片资料的整理。教师准备有关大海、河流、湖泊的录象或图片。
二、导语 。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身边的江河湖海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它们关系着我们生活的质量。我们应该了解它们、关心它们、爱护它们。
三、放录象资料(或图片)
1、用画面感染学生,联想到旅游事业、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2、师生、同学之间交流观感。
四、分组(自由组合)
个人汇报已搜集、整理的资料——河流(或湖、海)的位置、面积、资源及污染的情况等。
五、各组推选代表交流。
六、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各组考察结果给予评价。
七、总结。
教师考察过程和结果,对口语课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并提出要求。
第三课时
一、说明习作要求。
二、引导。
激起兴趣,活跃思维,可读几篇不同内容的日记,拓展思路。
三、说明日记的格式。
四、习作起草。
教师多做个别指导。
第四课时
一、教师找几篇日记,包括写事、写人、写心里话、读后感想的不同内容,展开点评。
二、再找两篇日记,师生共同批改、讲评。
三、自我修改日记。
四、誊清。注意书写工整。
教后小结:
关于日记,学生现在已基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但从内容上来说,缺少生活情趣。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值得可写的东西,的确是个大的问题。我想:应该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生活的情趣,写出丰富多彩的生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热爱祖国——60周年国庆
- 寻梦
- 家乡的小河
- 我家小院里的植物
- 白鲸的自述
- 我的梦想
- 中秋节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读《詹天佑》有感
- 秋天的果园
- 未来的学校
- 祖国母亲,生日快乐——国庆60周年
- 儿童学园
- 金昌游记
- 回到过去
- 电能量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探讨
- 工会在电力企业班组建设中的任务和作用
- 水泥稳定碎石层基础抗裂性能分析
- 大幅面印刷技术及其制版设备分析
- 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考核流程设计
- HZS型砼搅拌站系统研究与粉料计量的提升
- AutoCAD建立地形图符号库的方法
- 关于某厂房结构设计方法探析
- 浅谈上姚井田构造及相关地质找煤方法
- 电力企业营销稽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新疆准东煤直接液化影响因素研究
- 论毛刷在光电子玻璃清洗技术中的应用
- 浅谈龙潭煤矿主巷掘进中断层的识别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材理解
- 《巨人的花园》课文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札记
- 《巨人的花园》片断赏析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片断赏析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札记
- 《巨人的花园》作者简介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相关知识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