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及他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导入 激趣
1、读题后审课题:从题目看本文是写谁的?
2、看到题目后,你还能想些什么吗?(“小萝卜头”长得什么样?有多大年纪?他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四个生字及词语。
2、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质疑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说一说,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萝卜头”的句子,了解他的特点。
3、熟读深思:(1)大家为什么叫他“小萝卜头”?(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4、小组讨论交流
5、集体交流
要求:把你们小组同学的意见综合起来,尽量把书中的语言变成你自己的语言。
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资料,深入了解作者笔下的“小萝卜头”。
教学难点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练习按照课文填空,说说有和没有括号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
(3)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他(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
(4)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有括号里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深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眼中的“小萝卜头”是什么样的?
二、和同学交流课前你收集的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三、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1、了解了“小萝卜头”,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较想一想,(1)我的学习条件和“小萝卜头”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样向“小萝卜头”学习?
2、学生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
3、集体讨论。
4、总结:“小萝卜头”和同学们的年龄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敌人的监狱中,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学习条件极差,但他能想尽办法刻苦学习。咱们要以“小萝卜头”为榜样,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为建设四化——刻苦学习!
四、课外拓展
1、课下自己收看电影《红岩》,阅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书。
2、小练笔《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板书
监狱里长大 面黄肌瘦
爱学习 功课好 学得用心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用俄语 为了建设新中国
不怕苦 不管……总……
小石头 写着,算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母亲
- 窗外的早晨
- 我的同桌
- 可爱的小乌龟
- 我爱故乡的砀山梨
- 红代表什么
- 妈妈的爱
- 未来世界
- 美丽的人民广场
- 妈妈的爱
- 春游
- 小树
- 争吵
- 水竹
- 参观青秀山
- 要扎实推进在职党员双重监督管理工作
- 让基层党支部在群众路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发挥公证预防职能 构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 网络中VLAN技术的应用
- 浅谈反倾销会计问题与对策
- 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法治精神
- 如何使党报经济新闻更可读
- 浅析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视角下的外语课堂教学
- 灾难报道中新闻记者的异常心理表现
- 浅析做好机关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四个结合
- 网络犯罪与防范策略之我见
- 涂鸦艺术元素在商业产品中的应用
- 完善党务公开制度的具体思路
- 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研究
- 论少儿合唱团的建设
- 7《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 10《猫》
- 《习作3·秋天的树叶》
- 5《嫦娥奔月》
- 20《友谊的航程》
- 19《信用卡》
- 《练习一》
- 11《莫高窟》
- 18《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
- 9《小镇的早晨》
- 10《鼎湖山听泉》
-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12《古诗两首》
- 6《成语故事三则》
- (习作训练)《这件事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