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矗 凹”等九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具准备】
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表现当年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鼓励学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大致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检查生字词。
2、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最好能说说理由。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师: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
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⑴ 出示表现“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
⑵ 重点抓住“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这句话。
(联系2~10自然段,或联系生活中的影视作品、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进一步理解、体会丝绸之路为促进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
2、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安息国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
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从以上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3、交流资料,深入理解:
⑴ 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⑵ 相机介绍:
张骞、班超、玄奘与丝绸之路。
⑶ 自由读13自然段,讨论:
① 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② 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③ 再读全文,谈感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天的荷花
- 懂?还是不懂
- 大山的深处
- 精彩的接力赛
- 醉,难相慰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 梦回秦淮
- 来自六(1)班的“疯”丫头
- 童年看雪
- 秋季运动会
- 秋游
- 种子的抉择
- 国学经典
- 种蒜苗
- 2020年
- 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 试述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机构改革难点及对策分析
- 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就业的关系研究
- 法学视角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 从传统“孝道”被写入法律看中国家庭养老
- 乡土视角下的农民实践行为逻辑分析
- 关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 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研究
- 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实现路径的综述
- 抑制政府失灵:政府与市场和谐互动的基础
- 新世纪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刍议
- 浅淡国企档案管理网络化模式的构建
- 《观潮》问题探讨
- 《观潮》说课设计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材理解
- 《雅鲁藏布大峡谷》练习设计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 《观潮》说课设计
-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
- 《观潮》说课设计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 《观潮》说课设计
- 《观潮》说课设计
- 《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知识
- 《观潮》课文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札记
- 《观潮》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