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写了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抒发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能有层次地读出课文中的感情变化,正确地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惜别的依依深情。
2.学会“役、暂、糕”14个生字,掌握“难、累、尽强”等多音字,会读写“硝烟、噩耗,崎岖”等词语,理解它们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说说“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的意思。
3.能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并能把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依依深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范读课文,导入新课
⒈板书:【5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
⒉简介课文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情景。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组成,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10月乃日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打败了美国侵略军及其帮凶,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刀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停战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朝鲜的战后恢复和建设工作。在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后,于1958年10月全部撤离朝鲜。
范读课文,并请同学们思考问题。文中是谁对谁说“再见了,亲人”?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时朝鲜人民说“再见了,亲人”。)
二、自学课文
⒈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通课文。
⑵完成课后练习3,然后同桌交流。
⑶课题中的“亲人”是指谁?
⒉自读课文(10分钟)
⒊交流自学:
回答问题:课题中的“亲人”是指朝鲜人民,大娘、金花、大嫂是其中的代表。
三、导学
⒈指名读1-3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娘、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
出示填空:
大娘:为送打糕昏倒在路旁
金花:__________________
大嫂:__________________
⒉学习第一节,按“劝慰——回忆——抒情”把第一节分为三层,并指导朗读,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⒊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节:
学习方法:⑴默读分层;
⑵朗读体会;
⑶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⒋分小组自学4-6节,讨论该怎样朗读。
四、总结
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⒉课文抒发了怎样一种感情?
板书出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抒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
用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深厚情谊
鲜血凝成的
五、完成课后习题
六、布置作业
⒈抄写词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暑假里经历过的一件事
- 令我敬佩的“万事通”
- 寻找快乐
- 网上游
- 游宝葫芦农庄
- 爸爸“骗”我上盱外
- 在钓鱼的那一天
- 买药
- 教师节的礼物2
- 我当了一天小管家
- 买菜
- 可爱的“乐乐”
- 那天,我好难忘
- 千年等一回
- 诚信是宝
- 房建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探讨
-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探讨
- 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应用
- 建设项目施工管理阐述
-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问题探究
- 水文资料整编工作探析
-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管理
-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机电工程的监督管理途径研究
- 关于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应用探析
- 初论桩基础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几个要点
- 水利工程监理工作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 《顶碗少年》教材解读
- 六下《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之二
- 六下《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之一
- 《手指》精品教案
- 《北京的春节》板书设计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2
- 老北京的春节庙会
- 《口语交际·习作一》(A、B案)
- 《手指》课文简说
- 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一》教案
- 《回顾·拓展一》(A、B案)
- 《手指》词句解析
- 《习作:难忘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 《手指》课文原文
- 《北京的春节》课外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