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1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比如,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

2.积累20个成语。

2.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师:请学生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对话。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吗?

3.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将学生发言归纳为: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

1.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学生出示自己平时阅读是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

(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己的朗读打动听者。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2.学生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学生交流听后感受与体会。

(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

任雄)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词语。

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己会认识,让学生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产生亲近感。

3.再读课文,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

(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

(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

4.再次诵读。

5.开展“小组故事会”活动。

(1)自由选择文中的三个成语,讲述自己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

(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游戏好吗?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语,都来源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程门立雪。

3.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音,“门”是前鼻音。

三、初读故事,概括

1.自由读。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用一两句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

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后来,杨时成为一个著名的理学家。)

3.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

四、总结廷伸,课外拓展

1.齐读第二段。

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

3.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

4.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

5.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

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妈妈的一封信
失信,让我追悔莫及
写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爸爸的一封信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是个自信的孩子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读《播撤诚信的种子》有感
要讲信用
给妈妈的一封信
致母校的一封信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给好朋友的一封信
写给人类朋友的一封信
《接骨师之女》中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哲学的党性
浅析道教对中晚唐传奇小说的影响
天津地区法鼓的舞蹈特点研究及其价值分析
“男子悲秋”古代文学意象社会心理探析
从人才培养角度谈中日动漫发展差异
微电子技术发展问题试分析
晚清禁书政策及对文学出版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论语》中诚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谱子戏”和“梁子戏”的区别与优劣
试论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
论述荀子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真善美视域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材理解
《生命的药方》教学实录
《生命的药方》其它杂项
《草原即景》作者简介
《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学札记
《生命的药方》教材理解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生命的药方》课文
《海滨仲夏夜》教材理解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材理解
《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