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1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后,能与同学就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会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反思。
2.积累八条谚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谚语。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阅读表格。
2.引导学生阅读本组课文的原著及我国的其他古典名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我们在阅读本组课文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评价
2.从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讨论。
(3)举行小小辩论会,对同一人物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说中评,在评中议,在议中辩,在辩中思,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日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读了原著后,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4.拓展:你还读了哪些中国名著,向大家介绍,同时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及困惑。如《红楼梦》等……
(1)完成下列表格。
(2)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教师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学过的歇后语有很多,谈谈你对歇后语的了解(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口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是带有讽劝性、警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的语言结晶。有人生哲理、道德修养、时政世态、天文地理……)
现在老师一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马上说出下半句。
小葱拌豆腐──
电杆上插鸡毛──
猪八戒照镜子──
……
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八条歇后语。
3.出示文中的歇后语,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4.自读自悟,说一说自己对这些歇后语的理解,说错的地方,其他同学帮助纠正。
5.练习背诵。可采用多种方法,多层次的诵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八条歇后语。
(1)指名读。
(2)同桌对读。
(3)小组比赛读。
(4)师生对读。
全班一齐背诵。
6.拓展
(1)关于歇后语,你还积累了哪些?
(2)用文中的歇后语进行说话训练。
(3)回家每个人再收集几条歇后语。
二、教学课外书屋
1.《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对认识书中的唐僧师徒四人。那么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老师希望你们去阅读《西游记》原著,相信书中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2.布置课外阅读,阅读《西游记》原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母爱最伟大
- 暑假生活乐趣多
- 大自然真奇妙
- 呼啦圈比赛
- 父爱也不差
- 家乡的变化
- 夏
- 坚持就是胜利
- 自我画像
- 我是一张桌子
- 我爱活力板
- 神奇的梦
- 快乐的比赛
- 呼啦圈比赛
- 我的老师
-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
-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 分析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 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关系分析
- 土建工程常见问题与质量管理分析
-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与应用
- 新课改下优化数学教学要落到实处
- 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试述
- 论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
- 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暖通施工技术
- 冻土铁路涵洞施工对地基土地温的影响
-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研究
- 浅谈油气长输管道的施工技术与管理
-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 18《五朋端阳》
- 20《火烧云》
- 3《词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 27《三借芭蕉扇》
- 19《桂林山水》
- 26《郑和远航》
- 2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 1《燕子》教学设计之二
- 2《阿里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一
- 1《燕子》
- 2《阿里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三
- 22《只拣儿童多处行》
- 23《半截蜡烛》
- 17《在师生团聚会上的致词》
- 17《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