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高中,学习作文应注意什么?

高中,学习作文应注意什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高中,学习作文应注意什么?

进入高中,学习作文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该明白,写好作文跟哪些因素相关。如果作静态的分析,作文包括观点、材料和语言表达这“三要素”。如果对作文的过程作动态的分析,写作就是动脑筋对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材料进行“加工”,最后把加工的成果(其实也是信息、材料)“输出”、表达出来。那么要想写好作文,一要有材料,二要会(加工)方法,三要善表达。我们想写好作文,自然应该注意这三个方面。

先说材料。高考作文评分要求就涉及“材料”。肚子里面没有货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动起笔来肯定为难,即使勉强挤出来肯定干瘪。这“材料”说得高雅点就是文化知识素养,说得时髦点就是“信息”,说得具体点就是事实和事理。如今是信息社会,信息太多,我们写作需要积累的是有效信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既重视工具性,又重视人文性,既重视知识能力,又重视情感人格。就写作而言,单纯了解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具备比较深厚的科学人文素养。综观历年的作文题,大多不离“人”、“人生”这些话题。“人”、“人生”是永恒的话题。如果我们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这些根本性的话题有所了解,在谈论一些有关人生的具体话题时肯定大有裨益。比如,去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大意是强调“人生”当如写文章,应当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今年江苏的作文题,话题是“人和路”,侧重点还是谈人生。“路”固然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道路”(“要致富先修路”,某地区某城市的道路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度量器,甚至可以折射出该城市人的精神面貌),但是与“人“对举,更多可能带有比喻的意思,“人生之路”,包括学习之路、成功之路、创新之路、幸福之路、充满坎坷之路;可以是现实的人生之路,人生轨迹,也可以是理想、想象中的人生之路,对于人生的憧憬、筹划------比如,我们谈论人生的“幸福之路”,如果知道古今中外圣哲先贤关于幸福的一些论述,自然视野开阔、神思飞扬、有物有序、纲举目张:儒家以修齐治平、超凡入圣、建功立业为幸福,所以主张“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道家以神游物外、逍遥自在为幸福,所以主张清心寡欲、齐物我等生死;现代哲学家认为幸福是“理想实现的心理体验”,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利己幸福和利他幸福,过程幸福和结果幸福。人是否能够获得幸福,与“才(才能)、力(努力)、命(外在条件)、德(品德)”正相关,而“欲”(欲望)则是取得幸福的动力因素和负相关因素(欲望愈大则愈难以体验到幸福)。如果对于德行、能力、情感(兴趣)、意志、成功、学习、交往、事业、整体素质、创新、真、善、美等基本话题能够有所涉猎,相关材料能够有所积累,我们在内容方面就有了扎实的准备。其实这些材料,我们可能在政治、历史、艺术等学科中涉及过,在语文学习中应该触类旁通、为我所用。我们利用选修课、课外活动的时间,学习了先秦诸子和人生哲学、伦理学、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把这些与阅读、写作结合起来,同学们底气自然足了,文章自然就充实、有气势了。多读点理论书籍,还有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增强理论思维的能力和兴趣,最终受益的就决不仅仅是论说文写作了。

再说方法。写作的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审题列纲。文章的立意是灵魂,“基本”的要求是切题、正确、鲜明、集中;“发展”的要求是深刻、新颖、有创意。有了立意,接下来还得考虑如何展开,如何敷演成文,要考虑用哪些分论点支撑这个中心论点。这些相当于文章的结构、整体框架,这些考虑停当了,文章可谓大局已定、成竹在胸,如何连贯得体、如何简洁明了、如何生动形象,全凭平日的积累全凭“语感”行事了。如前所说,语言的功夫非一朝一夕之所能练就,高三的一年时间内,经过指导训练可以取得一定功效的,首先就是这审题列纲。

审题列纲的核心就是分析、综合、类比、归纳、演绎——简言之曰“思考”,或曰“思维方法”。多年来的高考作文,都希望学生能够作辩证思考。比如今年的“人与路”,究其实就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境遇的关系问题。路者,道路也。中国古圣先贤谈“道”谈“道统”,西哲海德格尔将其名著名为“林中路”。就整个人类而言,路是人走出来的。就某个个体而言,他面临什么样的客观条件、境遇则往往不是他能够选择的。但是他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道路。当然,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怎样去走人生之路,往往就折射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这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行不由径是正人君子,走旁门左道的就是小人?立登要路津、三思而后行孰为智者?迷途而知返、撞死南墙不回头谁是勇士?踯躅不前是懦夫?路路通达一定春风得意?穷途末路能否柳暗花明?

李白感叹“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现代人高呼“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人物个性、境遇的差异,抑或是时代的不同-------这些都需要辩证分析。辩证分析需要全面而有重点:比如“人与路”,无论根据一般原理,还是根据作文题所提供饿材料,这主观客观两方面之中,应该强调主观方面的主体性、创造性。比如个人和社会(集体)、民主和法制、全局和局部、自由和必然、个别和一般、现象和本质、中西方文化---------这些对举而出的话题固然可以作辩证分析,如果作文题目只涉及某一方面,我们也应当自然想起另一方面,或者给它选择一个“对象”,这在许多大家的文章中真可谓屡见不鲜啊!鲁迅的《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不仅神采飞扬而且鞭辟入里,个中奥秘就是因为运用了辩证思维:将“中国人”一分为二,由“自信力”联想到“他信力”、“自欺力”等等。这篇文章我们多读几遍是很值得的。

进一步说,各种“道路”各有什么特点?走各种道路的人行为心理各有什么不同?这些特点如何形成又将产生何种后果影响?均可以深入展开特性分析、因果分析、比较分析、辩证分析等等。这些思维方法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只不过是“不自觉地使用”罢了。我们学习这些方法,就是要学会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比如“说谦虚”这个话题,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路,而且可以形成若干种类型的论说文:

一、谦虚是一种美德。(阐释型论说文)

1、谦虚就是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满;

2、谦虚就是在别人提出批评意见时虚心接受;

二、人所以能够谦虚的原因(原因分析性论说文)

1、人所以谦虚可能是因为教育、环境的影响;

2、人所以谦虚可能是因为认识到谦虚的好处;

3、人所以谦虚可能是因为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自己;

4、人所以谦虚可能是因为胸怀远大志向。

三、谦虚的好处——谦虚使人进步(结果分析型论说文)

1、谦虚让你永不自满,永远保持进取精神;

2、谦虚让你了解自己的欠缺,以便改进;

3、谦虚让你与同学同事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谦虚和骄傲的对比(对比型论说文)

1、表现的不同;2、本质的不同;3、结果的不同。

五、谦虚和自卑、虚伪不是一回事(比较型论说文)

(提纲与“三”大致相同。)

六、如何成为一个谦谦君子——胸怀大志方能虚怀若谷(决策型论说文,提纲与“二”大致相同,最后指出,胸怀大志是各个原因中的重要原因。)

七、谦虚未必使人进步(“反弹琵琶型”论说文,其实就是在确立中心论点时运用了辩证思维)

1、简述“谦虚能够使人进步”;2、指出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态度,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取得进步还需要决心、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其进步的环境,等等。

这七种类型的文章,分别采用了概念分析、原因分析、结果分析、对比分析、比较分析、决策分析、辩证分析。其实在每一类文章中均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好有一比:“分析”,相当于做“白案师傅”,把各种原料切碎了;接下来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境、对象,把几种原料合在一起,当一把“红案师傅”,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便可以烧成口味各异、

风格不同的美味佳肴了。如此分析习惯成为自然,审题列纲自然会神思泉涌、笔下生风了。

我这里想强调一下“特定情境、对象”。在审题列纲时,我们不仅要“审”好题,而且要“知人论世”、“审时度势”,要根据自己熟悉的社会现实,为自己的作文设定一种假想的情境,设定一个假想的对象,这样,虽然看似给自己“戴镣铐”、添麻烦,但是可以明确了写作目的,明确了如何写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写作的情感、灵感,可谓“一石三鸟”啊!这个“设定情境、对象”的训练,可以和审题列纲“的训练同时进行,以期养成习惯。

往远处说,学会这些思维方法,作用不仅是写作文用得上,立身行事、思考问题都用得上呢。扬州中学语文组同人二十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致力于思维训练,已经形成系列教材,全国许多专业报刊曾经作专题报导,这里只能简要提及了。

三是语言表达。狭义的语言表达就是遣词造句,那主要依靠语感。语感是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感”者,感觉、感性之谓也。语感确实具有感性经验的色彩,它的培养发展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决非一日之功,决非学习一点“语修逻文”的知识、理论就能够解决问题的。浏览各类文章;精读、品味名家名篇,有些篇目熟读成颂;写写随笔,注意推敲字句;再进一步说,积累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这些都有利于语感的培养。到了高二,这方面当然不能轻言放弃,但是应该心中有数:想走捷径想“速成”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每次作文,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注意文面的整洁美观,尽量减少病句、错别字,那肯定会有效果的。

广义的语言表达,涉及文章的审题列纲、谋篇布局,与遣词造句相比,它更多的需要理性思维的参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审题列纲、谋篇布局方面的训练,将会有明显的成效。关于审题列纲,前面谈思维方法时已经涉及。关于谋篇布局的方法,这里再补充说几句。其实审题列纲、谋篇布局是密切相关的。在文章的论点(中心思想)、分论点确定后,文章的段落结构也就大体成为定局。再谈“谋篇布局”,重点无非是从文章学角度考虑:如何加强表达效果。从全篇来看,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承上启下、过渡转折;如何突出全篇主旨、“立一篇之警策”;从每一段来看,如何突出段落的主旨,如何运用段首概括句,使得每一个段落既是具体而微的精美短文而又全文一气贯通:这些都属于“谋篇布局”的问题,都属于文章技法层面的问题。应该说,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以后经过训练,是能够比较迅速地看到效果的。以前人们视之为雕虫小技,鄙薄甚至嘲笑“文章作法”,也未免过激。在重视大问题的同时也不该忽略这些小问题吧。

如何写好作文,这个话题谈了多少年。重知识?重能力?重积累?重训练?重感悟?重情感?现在业内人士认为写作是一种“智慧”。“智慧”这个概念正如新课程中的“语文素养”一样,带有很强的综合性,上面所说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包容其中。实践证明,我们将以上说的三个方面落实了,久而久之,素养就会提高了,智慧就会生成了。

谈“支招”谈“应考”总有消极的意味,对于还需要长时期与语文学习打交道的同学(包括已经完成高中学业即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同学),我觉得还是要从根本上下工夫,“无招之招”才是高招:在提高自己整体素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养: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素养之间,也是辩证统一关系——海德格尔有言:语言是人存在的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和老师说说心里话
我的语文老师
我敬爱的班主任
老师象妈妈
我的老师
煎饼
赠严老师的文章
小蚂蚁历险记
我的老师
搞笑的英语老师Ashley
我的老师
老师,辛苦了
我最喜欢的玩具飞机
老师,我爱您
老师的目光
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
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思考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识别体系研究
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环境保护思考
企业财务分析评价初探
市场经济与财务报告规范研究 
企业财务报表的理财学解读
探讨BP神经网络的图像Hash算法
对财务分析师相关问题的研究
基于能力导向的市场调研课程考核方案改革
向量拟合度模型在电子图书采购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小研杨庄矿采空区的技术处理
绿色低碳地产发展趋势及政策引导研究
基于Hi3510 和无线发送模块的视频传输设计
探讨催化剂对宝日煤液化性能的影响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杂谈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小木偶的故事》近义词联系对比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
《小木偶的故事》课堂教学片断
《小木偶的故事》反义词对比记忆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案例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