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细节描写”有细微、有生活才会有血肉

“细节描写”有细微、有生活才会有血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细节描写”有细微、有生活才会有血肉

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成功的细节背后,是作者体物入微的观察和审美能力,是一种思想、情感的深厚积淀,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如果说思想是一篇记叙文的灵魂,那么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则可以说是记叙文血肉丰满、立体可感的关键了。

1.细节描写有细微才有血肉。

细节,犹如人体之血肉,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那么细节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送来枫叶蝶。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眼神、语言等,只要细细咂摸都有丰富的意蕴存在。

在唐代诗人孟郊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句诗中,“密密缝”三个字抓住了一个细微的动作,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专注地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佛把对儿子的祝福和担忧都融入到了一针一线之中。笃深的母爱,就是通过“密密缝”这个细微的动作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来的。

一名学生在《又是丝瓜花开时》一文中写道:“一场风雨过后,丝瓜花洒落一地,但不久的几天里,就露出了毛茸茸的小脑袋。而奶奶呢?却再也直不起她的腰,甚至走路也有困难了。今年丝瓜依旧长满架,终不见那采摘的人影了,那孤零零的丝瓜只能挂在枝头,等待着衰老、死去。一日下楼,突然又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是奶奶!我忙跑过去,说道:‘奶奶,你力气大嘞!还来采丝瓜,估计病就要好了!’奶奶一手拿着三四根丝瓜,一手还在够枝上的另一条,笑道:‘病是怎么得好,只是怕丝瓜长老了,不好吃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只觉得有股心酸的感觉在心口窜动。我跑去帮她摘了那条丝瓜,搀她回去躺下。”这名学生正是抓住了“奶奶”语言、动作的细微之处,调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才使得作者对奶奶的这种情感变得真实而细腻。

由此可见,细节描写要做到“细微”,一是取材要小而具体;二是描写要细致入微,有时可调动多种感官。

2.细节描写有生活才有共鸣。

细节从哪里来?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先生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韩少功正是有了对生活的热爱,才写出了让人倍感亲切的文字:“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读者读到此处怎能不产生深深的共鸣?想家的滋味、想回到过去的心情也就在这样细腻而又有浓郁生活味的文字里蔓延开去……

一名学生在《又是稻花花开时》一文中写道:“眼前的星和月还没散去,可奶奶房间里的灯却亮了,也不知道在我发现前已亮了多久,在这种黑暗中,月光是白的,可那黄色的灯光是多么独特,它温暖且明亮,预示着农民又一个耕作日的开始。……一台台收割机隆隆地在田间工作,金色稻田中吵闹了起来,在欢声笑语中一袋袋鼓鼓的稻谷在农民肩上跟着他们回了家。我曾有心提过一袋稻谷,却发现只运了十米就累得不行,那么,奶奶是怎样一袋袋弄回去的啊!”这位小作者很好地捕捉了生活中所发现的细节,通过房间那一盏亮着的灯和那一袋稻谷的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奶奶起早摸黑、吃苦耐劳、为家庭默默贡献的感人形象。

用有情的眼光去打量世界,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投入生活,你的文字、你的细节描写才能浓缩、提炼生活的感受,也只有这样源于生活、发乎真情的文字才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表情达意,既再现情景,又饱含深情,不言景景自出,不言情情浓于中,不唤人人自现于眼前。在《项脊轩志》里,我们看到了尘沙渗漉的百年老屋、书香弥漫的浩繁卷帙、小鸟时来啄食的台阶以及那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听到了作者早年那琅琅的读书声和历经变迁后不能自已的长号声,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苦读于项脊轩的抱负、皓首穷经而又功名多年未就的遗憾和亲人悄然离世的伤感等复杂的情感。这里的细节浓缩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等丰富的内容。正因如此,万千读者每读此文,情不能已。

3.细节描写有修辞才显生动。

运用修辞手法,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雨的描写:“像牛毛,像花针,像雨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比喻修辞的运用很细微地写出了雨丝的细密这一特点。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写崔莺莺送张生的心情:“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作者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写出莺莺内心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无奈、怨恨、伤感等复杂的心情。

一名学生在《又是桃花花开时》一文中写道:“我出生在北方的城市里,在那里刻下了我幼年的六载春秋。当江南的细雨打在身上时,我不断地咒骂着这潮湿的空气,离开了父母的背影,我像一支断了链的锚,向那冰冷无助的海底深处沉落。从那一刻起,我便坚定地认为来自异乡的我不属于这里,这里不是我的家。当那双褪了红漆的木筷,往我碗里夹着各种我不爱吃的东西时,我固执地认为这儿不是我的家。当那张唠叨的嘴,通过那透着寒风的窗不分巨细地讲着一些无所谓东西的时候,我曾固执地认为,这儿不是我的家。”通过比喻、排比交融的细节描写,作者把自己一开始对南方这个老家的隔膜、生分的情感,不断地叠加、渲染、蓄势,为后文作者情感的转变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虽说细节的成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源于真情实感,但是恰当的修辞手法等描写技巧的运用,能把你的观察和感悟有效而艺术地传递出来,能使文学语言更富形象性,情感也更浓烈,从而产生一定的艺术美感。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比喻的运用很形象地表达出了对大陆母亲的思念深情。“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等句子,充满了汉语美丽,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这就是修辞的好处。修辞方法不仅本身有一定的表达作用,而且往往能给细节描写语言附上形象性和抒情性。

4.细节描写有主题才有意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如果只为写景而写景,为写物而写物,那就毫无意义。“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诗句,不是景物的简单罗列,而是借此景写出了孤独游子的思乡之情。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写鲁四老爷的书房,写到了这样一个细节:案头上有一部理学家的《近思录集注》和一部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壁上的对联只剩下“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另一半却松松地卷了。这里看似随意的细节描写,却写尽了鲁四老爷的不学无术、腐朽封建和懒惰。正是这个鲁四老爷的“心气和平”,剥夺了祥林嫂劳动的权利;也是他的“事理通达”,逼迫祥林嫂沦为乞丐,鲁四老爷封建卫道士的虚伪嘴脸昭然若揭。用细节描写来刻画鲁四老爷的书房,生活在这个书房里的人的性格立刻凸现了出来,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也就有了小环境的铺垫。精细入微的环境细节,一定是为人物或主旨服务的,离开了人或主旨,也就无所谓环境的烘托。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的片头,是一根羽毛飘落的细节设计。这根羽毛从空中飘落,因为风向的变化、障碍物的存在,使它的坠落地点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其实是在寓言性地说明人物命运的变化无常和不确定性。这一类将哲学思考蕴涵其中的细节设计,是现代人对于人、对于人的命运、对于自然、对于宇宙的一种深层思考。

因此,细节描写必须是围绕主题而进行的一种匠心独具的写作行为,细节描写不仅仅需要细致入微的语言表达功力,更需要通过细节的设计来负载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本身、对自然宇宙的哲学思考。这样的细节描写才有深度,才有意义。“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钱理群语)我们品鉴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探究记叙文中如何成功地写好细节,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开启心智,丰富情感,进而能准确生动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香包
龙井茶
水仙花
我爱竹
水仙花
我家的小黄狗
米兰花开
校园里的香樟树
小狗“嘟嘟”
蓝色小房子
“小龙”和“小凤”
盔甲“将军”真有趣
难忘的荷花
迎春花
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资源库的开发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路径分析
铬钼铜磷大型气缸套石墨细化工艺研究
浅析中国酒店业发展状况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
潍北凹陷主控测线构造样式特征研究
谈晋江玩具出口困难与对策
解决中国式医患纠纷出路在何方
浅析铁路预制梁场的现场布置以及规划问题
基于平行四边形整体节点制作的工艺设计
钢结构厂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析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的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
浅论新形势下做好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教材现状与教材编写
试述大学校园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慧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夸夸我家里的人》教案之一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三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夏日绝句》教案之四
《科学家的问题》教案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五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四
《夏日绝句》教案之二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三
《夏日绝句》教案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四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二
《夏日绝句》教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