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31
《桥》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请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关“桥”的课文,都有哪几篇?简要地说一说这几篇课文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又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
二、初读课文,验证猜测
1、快速读课文,看一看你刚才的想法与作者所写的内容有没有吻合或者相似之处?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3、我们平时在读文章的时候,要养成一个习惯,看见题目后先想一想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样写。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会提高得更快。
4、再次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见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学习伙伴请教。
5、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对存在问题予以指导。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
1、想一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上批注。
2、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
3、组织全班交流:
你认为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
4、课文在写“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想一想:老汉要喊什么呢?
四、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感情读文,升华感受
1、课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上你感动的原因。试着把你的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先说自己在哪些地方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组织学生共同评议。
4、指名有感情朗读全文。
三、研读课文,学习写法
1、这篇课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具匠心。请同学们再来认真读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在表达上都有哪些特点,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2、小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一小组的发现多。
3、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新发现”,教师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归纳总结。
探究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到结尾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你认为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
探究问题2:文中多处描写了大雨和洪水,把这些语句找出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探究问题3:这篇课文很多句子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四、交流收获,总结提高
学习课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思想内容上谈,也可以从表达方法上谈。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生日
- 历史
- 雨中
- 战胜病魔
- 勇气
- 童年岁月
- 我心中的平民英雄
- 60年,迎来祖国的黎明——国庆60周年
- 成功的一件事
- 足迹
- 一件快乐的事
- 礼仪
- 日落
- 读《王子与贫儿》后有感
- 生命的延续
- 迷雾重重看哥窑
- 解读银行员工“飞单”乱象
-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效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 民营企业主资产传承方案
- 牛市格局不变 基金继续上涨
- 天赐玄机显峥嵘
- 少儿险投保Q&A
- 基于逆周期的主权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
- 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正负效应分析
- 推销梦想的专家
- 探究当前从信访看村级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 私募债券承销商信息披露义务及其责任分析
- 赵立新:理想仍是阳春白雪
-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研究
- 冷战后美国的国际经济制裁实践及其利弊分析
- 《麻雀》教学设计
-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 《麻雀》问题探讨
- 《迷人的张家界》相关知识
- 《麻雀》问题探讨
- 《麻雀》教学设计
- 《迷人的张家界》教材理解
- 《迷人的张家界》其它杂项
- 《麻雀》课文
- 《麻雀》作者简介
-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 《迷人的张家界》相关知识
- 《麻雀》说课设计
- 《迷人的张家界》教材理解
- 《迷人的张家界》其它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