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静夜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钓鱼
- 真想不到
- 第一次当护旗手
- 爸爸的礼物
- 话别——写给张老师
- 再一次战胜自己
- 雷雨带来的美景
- 《风筝》报告会总结
- 我战胜了自己
- 雨中情
- 和奶奶采蚕豆
- 那一次,我后悔了
- 珍贵的礼物
- 引诱
- 采茧子
- 关于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学习
- 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物流管理论文(1)
- 浅论现代物流企业安全的创新管理策略-物流管理论文(1)
- 华县审计局打造高素质审计队伍等
- 探讨中国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战略-物流管理论文(1)
- 浅谈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高中学校管理变革
- 人民银行国库绩效审计方法与指标分析
- 关于“用教材教”要注意五环相扣
- 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 试析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 试论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我见
- 浅议高中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与开发研究
- 从风险导向视角谈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
- 探析加强和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心得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
- 具有语文味儿的对话最美──《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教学实录
-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与反思
-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反思
- 两种思想理念的碰撞──《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
- 缺少照应、美中不足──《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有感
- 从《走一步,再走一步》谈后进生的教育
- 对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与评析
-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及反思
- 《走一步,再走一步》案例及分析
-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后记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 “有必要同情弱者吗”──《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