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抓住主线 分组探究 创造实验 朗读感悟 ──《詹天佑》教学设计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十一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2、准备好多种做开凿隧道实验材料。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5、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
课文是以什么来命题的?我们还学过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什么特点?根据经验你猜想一下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渗透命题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指读课文,结合正音,检查字词情况。交流自学情况,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讲给同位听。
3、交流课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沟通课内外联系,丰富知识积累,帮助理解人物及课文内容。
二、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1、思考:你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文章围绕这句话安排了什么内容?
2、讨论交流,分段,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提纲挈领,摒弃繁琐分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突出主线,引发探究
1、通过学习,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2、自由交流,简要陈述。
根据课文内容,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为分组探究设下伏笔。
四、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教师在合作前提出明确要求:
1、要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自己的问题。
2、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有组织,有秩序,确保合作高效。
3、可按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自行设计问题。例:
⑴
在(
)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⑵
找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的表现,仔细体会。
⑶
把“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两部分用画图或实验的方法来说明。
对学生分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和建议,是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提出备选的思考题目,可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五、汇报交流,深悟感情
1、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汇报,并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该组的学习收获,给予补充,评价:
在此环节中,不硬性规定内容,学生畅所欲言。如:“詹天佑是个杰出的人”,“詹天佑是个爱国的人”“詹天佑是个一丝不苟的人”……都可以。只要学生够结合文中的事例,词句,进行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长短不限。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讨论场”“表现场”。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汇报表达,进行适时的点拨。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感情升华,促进积累。
六、创意表达,拓展思维
教师激情引发: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无愧是中华人民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全中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个响亮的耳光。
1、请你放开思路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2、想像一下当时当地的中国官员、普通百姓、外宾、帝国主义者,他们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会有怎样的表现?
深入挖掘文章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加深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书的乐趣
- 成功来自勤奋
- 美丽新湖州
- 希望
- 可爱的淘淘
- 怀念革命烈士
- 捉蛐蛐
- 滑梯
- 夜晚的景色
- 我喜欢的双胞胎兄弟
- 炊事班的故事
- 最美的地方
- 我是一个孤独儿
- 剪头发
- 春雨
- 我国死刑制度延存至今的历史缘由
- 对欠薪案件的调查与思考
- 浅议涉警网络舆论特点原因分析及处置对策
- 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冲突研究
- 第三方支付平台反洗钱风险内控制度研究
- 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看死刑制度的存废
- 婚前一方按揭 婚后共同还贷离婚后房屋的归属和分割
- 中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浅析
- 刑事没收制度与反洗钱研究
- 无解除权人的合同解除行为之评析
- 关于“技术侦查”概念的思考
- 从两个案例分析叙事法在职业咨询中的运用
- 浅析知识产权的保护
- 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社会秩序的建构与整合
- 浅谈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 飞夺泸定桥
- 《黄河的主人》
- 《莫高窟》第一课时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 《田忌赛马》教案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 《吊灯和鲨鱼》
- 《练习二》
- 《古诗两首》
- 《练习1》
- 毛主席在花山
- 黄河的主人
- 《习作二》
-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 夜莺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