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30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有不少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有关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和“人”字线路的两段课文最难,并非是“书读百遍”,就能“其义自见”的。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即使看挂图,也因是平面图而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注意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通过读、议、画、实践操作,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琢磨文章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方式】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动手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文章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上网查阅资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
【课前准备】
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或投影片,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詹天佑是一位_____。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一起来深入认识这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小组学习
詹天佑克服的哪一项困难最能使你们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朗读课文后,讨论商议,再以你们喜欢的方式汇报。(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勇于承担任务,长中国人志气,灭帝国主义威风。
2、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以严肃的工作态度勘测线路。
3、根据自然条件,大胆创新,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四、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深入了解
1、理解第一部分:
⑴ 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同时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⑵ 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分析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⑶ 教师过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祖国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况下,为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挺身而出接受任务,所以说他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理解第二部分:
出示自学要求: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__”、“( )”在书上标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写上批注。
(运用此读法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以“读”取代教师的繁琐分析。)
3、理解第三部分:
⑴ 教师导言:
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请同学们自己当小工程师,边观察地形(书中的描述)边设计方案。
⑵ 将课前准备好的沙子倒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动手把沙子垒成居庸关、八达岭。学生认真读书,相互议论,按照詹天佑采用的方法开凿隧道。
(从实践中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⑶ 把沙子垒成陡坡,试走“人字形线路”
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五、给京张铁路取名
京张铁路提前竣工,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请同学们为这条铁路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参考:
1、詹天佑路:
因为这是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为了纪念他,取这个名字。
2、争气路:
这条铁路修筑成功,实实在在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3、爱国路:
爱国热情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动力,修筑成功又是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
4、中国路:
这是中国人民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5、成功路:
这项艰巨的工程,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中国当时科技落后,詹天佑却克服艰难险阻修筑成功了。
6、“人”字路:
这是詹天佑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这条铁路的主要特征。
7、光荣路:
这条铁路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光荣、无比骄傲。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剪头发
- 可爱的淘淘
- 怀念革命烈士
- 捉蛐蛐
- 我是一个孤独儿
- 最美的地方
- 我喜欢的双胞胎兄弟
- 美丽新湖州
- 春雨
- 读书的乐趣
- 夜晚的景色
- 希望
- 炊事班的故事
- 成功来自勤奋
- 滑梯
- 对欠薪案件的调查与思考
- 中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浅析
- 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社会秩序的建构与整合
- 浅议涉警网络舆论特点原因分析及处置对策
- 浅析知识产权的保护
- 刑事没收制度与反洗钱研究
- 无解除权人的合同解除行为之评析
- 第三方支付平台反洗钱风险内控制度研究
- 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冲突研究
- 关于“技术侦查”概念的思考
- 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看死刑制度的存废
- 我国死刑制度延存至今的历史缘由
- 从两个案例分析叙事法在职业咨询中的运用
- 浅谈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 婚前一方按揭 婚后共同还贷离婚后房屋的归属和分割
- 《练习二》
- 《黄河的主人》
- 《古诗两首》
- 夜莺的歌声
- 飞夺泸定桥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 黄河的主人
- 《练习1》
- 毛主席在花山
- 《习作二》
- 《吊灯和鲨鱼》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 《莫高窟》第一课时
-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 《田忌赛马》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