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詹天佑》教学设计8
【教学过程】
一、审清题目,理解题意,学生简介作者
二、自读课文,捕捉中心
这课主要写什么?作者要赞扬什么?表达什么?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四、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教师引导学生深究,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又是怎样层层表现中心的。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⑴ 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时,表现帝国主义态度的词有哪些?词意是什么,你从这些词知道了什么?
⑵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后,帝国主义的态度又怎样?从哪个词反映出来,从这个词你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用“关键词语推敲法”学习第一段。)
2、作者向我们介绍当时社会环境的目的是什么?(说明詹天佑杰出、爱国。)为什么?
3、第二段作者没有直接叙事,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说明)
4、扫视第三段,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主要做了哪几样工作?
5、理解“勘测”、“隧道”的意思,说明理解词意的方法:
师:默读“勘测线路”自然段,用“段的思路法”、“设问法”自学,同位可讨论,然后汇报。
师:谁能引读詹天佑说的、做的和想的。
师:从詹天佑说的话,做的事以及他想到的各说明什么?
师:作者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叙述,目的是什么?
(进一步说明詹天佑杰出、爱国。)
(让生择“自学段落法”自学,运用其才智,自身体会理解,讨论,教师仅指点不到之处,充分发挥主导、主体作用。)
对“开凿隧道”、“设计‘人’线路”两部分让学生自己读懂内容,然后用三个象征图检查效果,突破难点。知道这些方法是詹天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设计出来的。
更进一步突出了詹天佑超众的才能和强烈的爱国精神。同时让学生明白作者在第三大段中采用了叙事和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对詹天佑说的、做的、想的作者采用的是叙事法,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介绍采用的是说明法。叙事和说明的结合使詹天佑的形象更为主体化,更为高大。
第四段的学习,着重领会“为什么说京张铁路的修筑成功,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并理解前后呼应的意义。
五、圈点批注,总结交流
师:请大家畅谈自己学习本课的收获。
师:(总结略)。
【教学反思】
这堂课既是“整体──部分──整体”课堂教学结构的具体程序,又是学习方法的动态展开。
由于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具体、程序清晰,使老师的“导”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学生的“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输入,兴趣盎然,自读、自学、自问,自得其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文的第二、三段是文章的重点,集中表现文章的中心。这堂课根据不同段落的特点,学生理解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引导训练。
第二段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具体的说明,既是重点,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采用问题导练。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阻挠、要挟、轻蔑”这三个关键词。学生联系上下文仔细推敲,深入理解。从而对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中的勇气、胆略,拳拳爱国之心产生了强烈的敬佩之情。第三段详写了修筑京张铁路困难最多的三件事。“勘测线路”,这一节,语言文字不难理解,教师揭示了两种自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分层,设疑、质疑,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但分清了段中层次,而且对关键的词、句抓得准,分析得透彻。“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采用操作法检查自学课文的效果。教师出示三个象征图让学生动手画箭头,标方向,演示推拉的火车头。这简单的几个动作把抽象的事物变形象了,陌生的变熟悉了,使詹天佑高大的形象跃然于学生眼前,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深刻的教育。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照此训练,一个“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局面一定会早日形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夜晚的景色
- 美丽新湖州
- 怀念革命烈士
- 炊事班的故事
- 剪头发
- 可爱的淘淘
- 最美的地方
- 我喜欢的双胞胎兄弟
- 成功来自勤奋
- 希望
- 我是一个孤独儿
- 捉蛐蛐
- 滑梯
- 春雨
- 读书的乐趣
- 无解除权人的合同解除行为之评析
- 关于“技术侦查”概念的思考
- 从两个案例分析叙事法在职业咨询中的运用
- 中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浅析
- 浅谈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 对欠薪案件的调查与思考
- 第三方支付平台反洗钱风险内控制度研究
- 浅析知识产权的保护
- 浅议涉警网络舆论特点原因分析及处置对策
- 婚前一方按揭 婚后共同还贷离婚后房屋的归属和分割
- 刑事没收制度与反洗钱研究
- 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冲突研究
- 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社会秩序的建构与整合
- 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看死刑制度的存废
- 我国死刑制度延存至今的历史缘由
- 《练习1》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 夜莺的歌声
- 《练习二》
- 《习作二》
-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 《古诗两首》
- 《田忌赛马》教案
- 黄河的主人
- 毛主席在花山
- 《黄河的主人》
- 《莫高窟》第一课时
- 飞夺泸定桥
- 《吊灯和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