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有的人》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课前准备】
课件: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课件出示,老师朗读或者指名让学生朗诵):“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 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
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注意读出感情。
三、自主感悟,自由表达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读。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理解和体会。
(可以谈难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深刻含义,也可以点评诗人的斟词酌句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 。)
3、集体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深刻的句子。
四、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
3、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车上的温暖
- 黑暗中的光明
-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 游虎跑
- 我的同学
- 折翼的追梦人
- 家乡——陆川
- 寻梦,在星辉斑斓的夜
- 我家的风扇
- 坚强不应该是被伤害,被放弃的理由
- 生命里难忘的“那一天”
- 萍水相逢
- 读《华盛顿“报仇”》有感
- 第一次做荷包蛋
- 《冰河世纪》——澄纯的蓝白世界
- O2O电子商务模式在餐饮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解析未竣工工程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期限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基于O2O的服饰搭配与营销一体化网络平台探讨
- 铁路物流化发展的SWOT分析
- 浅论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的关系
- 信访法治化过程中的立法完善
-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 论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
- 企业转型中管理会计理念的运用
- 对交通肇事逃逸与交强险赔偿的探析
- 古代广州地区交通物流的历史作用研究
- 电解铝企业氧化铝物流成本优化
- 评法定消灭解除权
- 论我国民事补偿制度实现体系化的基本途径
- 《争吵》词句教学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材理解
- 《争吵》问题探讨
- 《争吵》问题探讨
- 《检阅》教学设计
- 《争吵》板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材理解
- 《争吵》教学札记
- 《争吵》教学札记
- 《争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