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找骆驼》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
重点难点
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
课时安排: l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提纲:(课件)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指名答,师生评议。)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
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布置作业 :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
6 找骆驼
脚 印 右 深 左 浅 — — 左 脚 破
左 有 蜜 右 有 米 — — 驮 着 蜜 和 米
树 叶 上 齿 印 — — 缺 牙 齿
( 仔 细 观 察 分 析 判 断 )
附:
【词语解释】
忿忿(fèn fèn):同“愤愤”,很生气的样子。
指点(zhǐ diǎn):指出来使人知道。
商人(shāng rén):贩卖商品从中取利的人。
【难句解析】
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这段话是老人所讲的他是如何推断骆驼的特征的。从“看见……知道……”可以看出老人不是无根据的,而是通过细致观察才得出结论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泉
- 小白兔
- 香蕉
- 我的同学
- 浓雾
- 河里的故事
- 爱惜物品、勤俭节约
- 七色花
- 美丽的莲花池公园
- 小制作
- 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 我的自画像
- 乒乓球又圆了
- 太阳,你什么时候回来
- 下雪
- 人造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步研究
- 挖掘地方旅游信息资源,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浅析金融企业会计的发展
- 基于COSO 框架下高校后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
-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品质培育研究
- 关于天然气销售企业营销模式的研究与讨论
- 探讨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
- 大力推进沿边金融创新,加快培育沿边开放优势
- 浅析我国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益
- 浅谈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及中国对策
-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档案管理在行政工作的运用
- 苍南县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研究
- 我国管理层收购(MBO)动因及实现路径探析
- 《莫高窟》教学设计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 发挥主体作用 注重实践体验——《莫高窟》教学设计及评析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 《吊灯和鲨鱼》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习作2·难忘的______赛》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莫高窟》教学设计
-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吊灯和鲨鱼》教学设计
- 《秋天的树叶》习作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