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7
《送元二使安西》教后记
《送元二使安西》是《积累、运用五》第一题读读背背部分的内容。教材的要求是会背诵古诗,至于抄写和大致理解诗意也不在要求之列。这首诗我以前已经带领学生背过,所以,再指导背诵这首诗已经不是我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学这首诗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检查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就我班学生背诵古诗的数量而言,如果他们能把诗中的生字全达到会认,那么,多数同学不但小学阶段的字应该已经全部会认,中学阶段也应该认了不少。所以,在复习古诗的同时,检查他们的识字能力,应为教学的重点之一。
2、理解诗意。
背诗的目的是感受诗的意境,陶治性情,提高人文素养,学习运用。因此,要求孩子在会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诗意,成了我教学的又一重点。
3、复习拓展。
孩子们背诵王维的诗已经不少。如何在学习本诗的同时巩固加深对其他诗的印象,也是我教学中应该考虑的。
4、理解王维写景诗的意思,初步感受体会王维诗的风格。
在归类理解诗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概括诗风的环节。虽然不够详细、全面,但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王诗的风格,必将有助于他们加深对诗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
基于以上四方面的考虑,我带领学生对王维的诗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一、导入。
王维的诗,我们已经背过几篇了。下面我写几个他诗中的字考考你们,看你们认识吗?(渭、悒)。部分学困生不认识)。因此,学习古诗的第一步,必须要认识生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认真朗读,记住字形,在把诗读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背诵。
二、复习《送元二使安西》。
让学生朗读后试着说诗的意思。(经过部分同学一个词一个词的理解,加上老师对“元二”、“安西”、“渭城”、“悒”、“阳关”等词的解释,同学们弄懂了这首诗的意思。)
三、回顾背过的王维的诗。
1、指名同学领背王维的诗。一个同学领背一首,共背了《山居秋暝》、《竹里馆》、《杂诗》、《相思》、《使至塞上》、《鹿柴》、《鸟鸣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八首。
2、选择王维写景的诗背诵。
同学们背出了《山居秋暝》、《竹里馆》、《鹿柴》、《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五首。
3、理解前四首诗的诗意。
同桌先一首诗一首诗的交流诗的意思,然后分别指名试说。(多叫几个同学)
四、感受王诗的风格。
1、合上眼睛,边背诵王维五首写景的诗,边想象画面。背完后谈自己的感受。
2、通过老师指导,得出王诗的风格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五、作业:诗配画。
任选王维五首写景诗中的一首,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回家画一幅画,并在背面用铅笔题诗。明天课前同桌根据画的内容,猜测所画的诗,并点评是否画出了诗意,不当之后加以纠正。
教材要求的内容不多,我竟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有些老师可能会说,为了《积累、运用》上的一首诗,何必浪费那么多时间?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引向课堂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只要能够让孩子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并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我觉得都值。再说,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学中我不但注意了指导学生对诗的巩固、理解、感受,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觉得在这方面多花点儿时间值。所以,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妈妈的一封感谢
- 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云
- 爱唠叨的我
- 雨景
- 拔牙
- 迷人的夏夜
- 爱反悔的大人们
- 肚子里的樱桃树
- 国庆见闻
- 我的“拖鞋小船”
- 成都之游
- 冰块下的小鱼
- 爷爷爱养花
- 《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
- 当我走进大森林
- 论“米兰达规则”对我国刑事程序改革的启示
- 第十二届全运会后大连市体育场馆可持续利用研究
-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保护的适用
- 试论体育对陕西省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 浅议人身保险合同可否被强制执行
- 分析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的训练模式
- 电子商务企业资信的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研究
- 浅析第三人人身检查的完善
- 探析员工绩效考核流程及其对企业工作效能的提升作用
- 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探讨
- 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会计
- 大兴安岭版画产业化发展创作研究
- 论无因管理人的有限报酬请求权必要性和可行性
- 浅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 戏曲和当代舞
- 黄河象
- 晏子使楚
-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测试题
- 飞夺泸定桥
- 赤壁之战
- 28《小音乐家扬科》第三课时
- 夜莺的歌声
- 田忌赛马
- 一件运动衫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测试题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
- 冀中地道战
- 28《小音乐家扬科》第二课时
- 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