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7
《燕子过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复杂的会话”,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文本、老师、同学及环境的对话过程。本设计试图变传统语文教学片面强调教师、课文的单因素为强调教师、学生、课本、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使课文的教育性、审美性在学生完全自觉的情形下产生。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0个生字的音、形,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2感悟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对燕子产生喜爱、敬佩之情。
课前准备
1用powerpoint制成的有关燕子的各种图片、文学作品、生活习性介绍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一。
2用Authorware制成的有关大海及表现燕子过海辛苦、艰难的多媒体课件二。
教学过程
课前
播放课件一。
评点课前休息时间内播放课件一,让学生在轻松、随意的浏览过程中,捕捉有关燕子的背景知识,酝酿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为下面的学习做认识、态度、情感上的铺垫。
一、谈话揭题(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词语。
2把你认为最难记住的一个词语在本子上写二遍。
3练习。(选自学生预习作业 )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由出题者批改。
4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段落朗读)
评点有效的预习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预习应具有开放性,学生预习时设计的字词练习,既是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体现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过程。
三、整体感知课文
听课文录音,交流:你觉得燕子过海____________。(辛苦、艰难)(板书)
四、学习第一、二段
(一)理解燕子过海的艰辛。
1燕子过海为什么那样辛苦、艰难呢?读课文的第一、二段,找原因。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板块一:诵读“海有多大,天边水,水边天,望也望不到边。”
(1)体会并读出海的大。
(2)领悟通过对大海的描写,
反映燕子过海的艰辛。
板块二:诵读“他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1)领悟并读出句中蕴涵着的燕子过海时气候之复杂、路程之遥远、时间之漫长的艰辛。
(2)借助个人经验及课件二,想像燕子过海可能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带着想像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困难继续诵读句子。
评点诵读是达成“对话”的一种途径。因此,这里安排了板块式而非线性教学,同时十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课文上有的,引导学生读深读透,读出自己的理解;课文上没有的,鼓励学生调动原有经验大胆想像,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燕子过海是那样辛苦、艰难”。
(二)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
1你愿意自己也成为一只坚强、勇敢的小燕子,在海上不停地飞呀飞吗?
师:秋天来了,天气凉了,小燕子依依不舍地向我们告别,勇敢地起飞了。(学生表演)(演示课件二)2表演中,师生对话,老师追问燕子飞越海上时的感受,并及时鼓励。
如:“啊,海上所有的小燕子,请你们来告诉老师:海上没有休息的地方,你们害怕吗?”
3表演后,交流体会:现在你们对小燕子除了喜爱,还多了些什么呢?
4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一起来读课文第一、二段。
评点在特定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本环节通过教师动情的语言,学生真实的表演,感人的音乐、画面等情境的创设,把课本上的平面、一维的语言变成一种“立体的交响”,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其中隐含的生命价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当我走进大森林
- 爱唠叨的我
- 肚子里的樱桃树
- 冰块下的小鱼
- 爱反悔的大人们
- 拔牙
- 成都之游
- 国庆见闻
- 迷人的夏夜
- 《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
- 我的“拖鞋小船”
- 雨景
- 给妈妈的一封感谢
- 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云
- 爷爷爱养花
- 分析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的训练模式
- 浅析第三人人身检查的完善
-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保护的适用
- 大兴安岭版画产业化发展创作研究
- 试论体育对陕西省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 电子商务企业资信的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研究
- 浅议人身保险合同可否被强制执行
- 论无因管理人的有限报酬请求权必要性和可行性
- 探析员工绩效考核流程及其对企业工作效能的提升作用
- 论“米兰达规则”对我国刑事程序改革的启示
- 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会计
- 浅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 戏曲和当代舞
- 第十二届全运会后大连市体育场馆可持续利用研究
- 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探讨
- 28《小音乐家扬科》第二课时
- 一件运动衫
- 晏子使楚
- 赤壁之战
- 田忌赛马
- 少年闰土
- 28《小音乐家扬科》第三课时
- 冀中地道战
- 飞夺泸定桥
- 夜莺的歌声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测试题
- 黄河象
-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