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解词悟句把握重点《一定要争气》教学设想
《一定要争气》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三组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记叙已故著名科学家童第周轶事的文章。教学时要使学生了解青年时期的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学习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主义思想。要紧密配合单元训练重点,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握重点来读懂课文,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重点段落在第二、三结构段,基本教学模式设想如下:
一、简介课题,感知整体
课题属于偏正结构词组,解析题意的重点词在“争气”,理解“争气”,(下决心努力去做,不甘落后。)“一定要”表示争气的决心很大。带着题意,简要介绍童第周的生平事迹。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认读生字词,分段朗读,了解预习情况。学生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思考:本文主要写谁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怎样争气?结果又是怎么样的?提示学生按“家里”、“中学”、“留学”三部分内容给课文分段。
二、缘词析句,捕捉内涵
在学生了解童第周家庭贫穷环境后,围绕课后思考·练习2,细读课文。然后以问题导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句联系,思考、议论、分析,由词及句而段,读懂课文各部分内容。
1.“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再三”是什么意思?他“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着重理解词语:基础差、吃力、平均,和三个“才”字各说明了什么意思?(强调家庭贫穷与文化基础差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理解前两句的意思之后,把握“再三”的意思,领会“再三请求”的蕴含。
2.“第三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发愤”的意思是什么?联系下文,说说童第周是怎样发愤学习的。)在学生懂得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的原因后,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发愤”的意思。引导学生学习时找出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具体内容。
讲读时引导学生:
①紧承上文,说说“更加发愤学习”的原因。
②童第周是怎样发愤学习的?让学生依据时间:每天天没亮,夜里;以及地点变换:校园的路灯下面,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理解词语:悄悄、溜、努力、终于。弄清每句话的意思。
③这一自然段哪几句是具体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
④童第周发愤学习的结果如何?
⑤童第周是怎样想的?这里的“争气”是什么意思?(第一要有信心,我并不比别人笨;第二要努力,家里穷可以促使自己发愤。)再通过进一步朗读第二大段,加深对本段内容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这一段的方法。(紧扣“争气”,按原因、经过、结果、感想进行叙述。)
3.“教授自己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童第周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围绕这一重点句,先让学生复习巩固第二段落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第三大段,即第4、5、6自然段,理解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的原因,争气的经过、结果,和他的思想感受的线索,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抓关键词语理解,着重捕捉,领会句子内涵,弄懂本段内容。
①理解词语:资助、贫穷落后、瞧不起。搞清童第周为谁争气?为什么?(争气的原因)
②童第周做成功了一项什么实验?“熟练”、“耐心”、“细心”说明了什么?(手术难度很大)
③“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说明了什么?童第周又是怎样做的?“不声不响”、“不怕失败”、“终于”说明了什么?表现了童第周的什么精神?(勤奋努力和卓越才干)
④“震动”的意思是什么?在句中说明了什么?童第周又是怎样想的?这里的“争气”又是什么意思?(第一要有自信心,中国人并不笨;第二要努力,国家穷促使中国人努力。)通过本段阅读,检查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由词及句而段,读懂文章内容的学习方法。
三、贯穿“争气”,加深理解全文
围绕“争气”,记叙了童第周发愤学习,迎头赶上同学和刻苦钻研,完成科学实验的事。总结课文时,要围绕课后“思考·练习”1的两个问题,让学生默读全文,并画出“一定要争气”的句子。齐读童第周中学和留学时思想感触的句子,进行句子比较,意思比较,读懂童第周由“误”而产生“争气”的信念,根据“并不……笨”而“努力”“能办到”的文章结构。通过点拨、剖析,进一步理解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学习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主义思想。启发学生要充满信心,勤奋学习,为人民争气,为祖国争气。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加强朗读指导,注意读出自信、自立、自豪的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巩固练习,落实训练
布置抄写生字词及课后“思考·练习”3的词语,指导学生用“耐心”、“钻研”造句,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口头造句,互相交流,再进行书面练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玩淘气猫
- 沙子
- 鸡窝里的秘密
- 小猫学本领
- 学做陶艺
- 春天来了
- 我梦中的小发明
- 妈妈
- 21世纪我称象
- 我心中的妈妈
- 放鞭炮
- 愉快的郊游
- 秋
- 小乌龟画画
- 一处美景--我们的社区
- 试论国际化视野下职教师资培训的问题
- 关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精神文化融合探究
-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
- 关于中职教育专业划分原则的探讨
- 关于医学高专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效果初步评价
- 关于外语学习中学生同伴互助模式分析
- 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
- 试论“车间组织”管理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自主评价的几点认识
- 试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
- 关于中职免学费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
- 关于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 对于高职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 关于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应对方略
- 关于经济结构调整中河南高职教育研究
-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 浅谈《囚绿记》主题
- 《囚绿记》有关资料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囚绿记》备课参考
- 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细读《囚绿记》
- 陆蠡年谱及其他
-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 陆蠡的散文
- 囚绿与困己──解读《囚绿记》
-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 品读语言之美 领悟写作之功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陆蠡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