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幸福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2—4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抓重点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自然段。
3、深入体会作者热爱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回顾学习方法。
2、学习教学提示。
(1)默读提示语,思考:怎样才能读得有感情?划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
(概括:①理解内容,体会感情。②注意语句的重音、停顿、速度的快慢、声音的高低。)
3、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1980年7月6日,“我”随妈妈在峨眉山游玩时发现了什么?
(2)交流讨论,用上“发现”、“原来”回答问题。
(3)听说邓爷爷来了,“我们”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中看出。
(4)出示句子。
(5)按照“抓重点词(我要看、马上、加快、赶)→体会人物感情(急迫、激动)→注意语调(较高)、语速(较快)朗读”的过程,采用示范读、指名读、齐读的形式指导朗读。
(6)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我”挤进人群,看到邓小平爷爷是什么样的?邓爷爷怎样亲切地和“我”谈话?
(3)交流讨论。
①当我看不到邓爷爷时,我心情怎样?从哪句话体现出来?
②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我忍不住大声地嚷起来:“邓爷爷,邓爷爷,您在哪里,我要看看您!”
(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急切的心情,两个“邓爷爷”一个比一个声调要高,声音要响亮。)
③指名读描写邓爷碑外貌的句子,进一步理解“慈祥和蔼”的意思。
④想一想邓小平的话应该怎么读?(和蔼可亲)我当时的心情怎样,该怎么读?(兴奋、语调较高)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指名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
⑤说说邓爷爷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怎样照成的?
(2)交流讨论。
①指名回答(邓爷爷邀请“我”和“妈妈”合影留念)。
②当时“我”的心情又怎样?
出示句子:
“千里马,和爷爷照张相好不好?”我太高兴了,连忙转身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和爷爷照相!我要……”
A学生尝试朗读。
B通过朗读交流(邓爷爷的话和蔼亲切,读出问的语气,语速较慢;我的话兴奋、激动、语速较快,语调较高。)
(3)指导读好“我紧靠着邓爷爷,甜甜地一笑”,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6、小结。
这节课,我们怎样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
7、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5、6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电灯和蜡烛的故事
- 聪明的小白兔
- 神奇的“对不起”
- 发卷之后
- 我的弟弟
- 爱打"小报告"的狐狸
- 我的生日礼物
- 动物王国联欢会
- 学英语
- 放学路上
- 秋天
- 碎花瓶的秘密
- 交通堵塞
- 谁住几楼更合适
- 美丽中区花园
- Uber探路本土化
- 居民储蓄是否高?
- 又到一年“年报季”
- 霍尼韦尔重新启航
- 汇率“维稳”
- 生产力的新变革
- PPP:新型城镇化融资新途
- 不学日本,我们学谁?
- 2015年最有可能IPO的10家互联网医疗公司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APP
- 人民币国际化再迈一步
- 谁在颠覆在线旅游?
- 油服企业逆境求生
- P2P信贷的中国进化论
- 万亿美元的愿景
- 狼牙山五壮士以五壮士形象感染学生
- 27《蛇与庄稼》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三
-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写法引读教案设计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一
- 《狼牙山五壮士》导入 新课教学反思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二
- 狼牙山五壮士抓结局导入 (节选)
- 《再见了,亲人》“主导——自学”式教案设计
- 《台湾蝴蝶甲天下》教学设计之二
- 《台湾蝴蝶甲天下》教学设计之一
- 《台湾蝴蝶甲天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媒体辅助 转换角色 体验情感——《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 26《可爱的草塘》